】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http://www.CRNTT.com   2021-02-25 09:31:40


 

  20多年間,11批183名福建掛職幹部一任接著一任幹,2000餘名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凝心聚力,和寧夏幹部群眾一道久久為功,戰勝貧窮。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故地,走進閩寧鎮原隆村,感慨地說:“閩寧合作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這個寶貴經驗可以向全國推廣,做一個示範,實現共同富裕。”

  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大制度優勢。

  從科學制定總體規劃到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從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到上下聯動、統一協調,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在實踐中全面建立。

  這一制度體系中,根本是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

  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這次會議被稱為“史上最高規格”的扶貧工作會。

  會議期間,中西部22個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在印有黨徽的深紅色脫貧攻堅責任書上簽下名字。

  “這就是你們給中央立下的軍令狀。”習近平總書記說。

  軍令如山,死而無悔。

  2016年2月26日,貴州省晴隆縣脫貧攻堅千名幹部包保幫扶誓師大會上,全縣各級幹部高舉右拳,莊嚴宣誓:“脫貧攻堅,我是黨員,向我看齊!”

  此時,站在主席台上領誓的縣委書記姜仕坤已經走到生命的極限。

  一個半月後,這位曾誓言“只要還有一個晴隆人沒有脫貧,我這個縣委書記就不能休息”的共產黨員,燃盡了生命之火。

  這是一場硬仗,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

  在一處處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生於斯長於斯的老支書、老黨員初心不改、砥柱中流,300多萬名馳援的第一書記、幫扶幹部盡銳出戰、不勝不歸,思念故土的農民工黨員、“能人”黨員響應號召、返鄉“參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