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城市遺產保護仍舉步維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3 00:05:55  


  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 “胡同、文物、古橋、水系……這些‘人文北京’的代表性要素正面臨險境,多方利益衝突致使北京的城市遺產保護舉步維艱,這已經成為北京邁向世界城市的瓶頸,亟待解決。”在日前舉行的“‘北京:走向世界城市’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楊維富大聲疾呼。

  據楊維富介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北京進行為期3年的調研結果顯示,除零星的景點外,北京城區的古城墻已消失殆盡;僅2006年一年,胡同名稱就被注銷100多個;目前,在二環路以內62.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原有古建築(含水系)留存不到20%,而且基本無法挽回……

  胡同、文物、古橋、水系等諸多文化遺產是古都北京的代表性元素,更是北京成為世界城市的特有標誌。楊維富說:“它們多位於老城區內,在城市的飛速發展中,我們尚未探索出在危舊房改造中實現城市遺產保護的成功模式,不少文化遺產瀕臨消亡。”

  楊維富及其課題組分析認為,居民、政府、開發商等都與城市遺產保護有關,但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都會遭遇很多現實困難:由於歷史原因,四合院居民由原先一院一戶變為現在的一院七八戶,再加上90%的房屋都屬公房,住戶無產權,也就沒有足夠的意識和責任保護文化遺產;開發商由於要繳納土地出讓金,為降低成本而採用“大拆大建”的招數,使很多文物古跡毀於一旦;部分地方政府的“唯GDP”觀,使城市發展過度依賴“土地財政”,並未意識到城市遺產保護絕不能以房地產開發的模式同步進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