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韓國感受“耕讀傳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6 11:14:14  


  中評社北京9月26日電/《羊城晚報》報道,在日本、韓國、朝鮮、越南這些漢文化圈國家中,漢文化傳統的影響逐漸被淡化。除日本外,這些使用漢字歷史長達千年的國家中,我們只能在他們的博物館、古代典籍、石刻和廟宇中才能找到漢字的蹤跡。而在韓國慶尚北道的一處小山村中,這裡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廊牌匾上、木柱的楹聯上都刻有漢字詩文字句,即使在中國,即使在徽州地區也難以找到有著這樣濃濃古代中國文化氣息的村莊,它就是韓國即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良洞古村。

  感受民俗文化要選原生態文化

  為了抗衡伴隨經濟全球化而來的文化全球化,各國政府均已著力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遺產,韓國在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他們在保護古跡的同時,也建起了集本國各地民俗大成的民俗村。韓國因電視歷史劇的興起,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少地方相繼建起了民俗村作拍攝場地同時也作為文化游覽內容。與中國不少新建的令人索然無味的民俗村相比,韓國人很注重“舊”味,即使是新建的也要有“舊”味,能否用人工營造讓人有走進歷史感覺的時空中,是衡量一個民俗村成敗的關鍵,像首爾郊外著名的“韓國民俗村”就搞得比較成功。

  到韓國看民俗村,在眾多的民俗村中的確不易選擇,然而要看古民居建築,無論怎樣也比不上原生態自然村。原生態自然村不是那種為了開發旅遊才新建或將各地舊建築集中遷移過來的村莊,而是一直都有原居民在此過著正常生活的村莊。韓國原生態古村也有幾處,在慶尚北道的良洞古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韓國即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

  走進良洞古村仿如走進歷史

  良洞古村並非是一處旅遊熱點,它位於慶州北面約30公里與雪蒼山主峰相連的山脊與溪穀間的小山丘之中。從慶州市內乘公共汽車約一小時來到良洞路口,再從車站步行2公里入村,沿途並不見有游人。在路上遠遠就可以看到掩影在樹林中的村莊,茅草頂或瓦頂的房屋依兩側小山坡而建,映入眼簾的除了稻田和傳統村莊房屋外並沒有現代的建築,竟連架空的電線也沒有看到,一派祥和的山村小景,也沒有熙熙攘攘的遊客,這種情景與幾百年前沒有兩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