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視娛樂節目求變化 笑果如何值得商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5 10:26:00  


李咏在《百團大戰》裡當“團長”信心十足。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北京晨報》報道,各頻道從九月一日開始陸續推出了改版的新娛樂節目,比如董卿主持的《我要上春晚》、李咏主持的《百團大戰》、畢福劍主持的《畢錄電視》等,增加了娛樂元素和互動性。雖然這些新節目最終的娛樂效果是不是真的讓觀眾開心了還值得商榷,但是央視娛樂節目開始放下“老大哥”的架子,求新、求變,就是一個好的信號。

  我要上春晚 名字有點熟

  《我要上春晚》這個名字,讓人首先想起北京那位非著名相聲演員及其同名相聲作品,這次央視綜藝頻道的節目改版,突然出了這麼一檔節目,倒真是有點不計前嫌、“化干戈為玉帛”的精神,從這一點來看頗有大台風範。

  看了第一期由董卿主持的《我要上春晚》,感覺真的很娛樂、很親民,以往央視很少這麼放下架子,比如周董反串變魔術、韓紅老師與外國歌手喬琪亞的深情對唱,最搞笑的段子不是選手們,而是董卿,在喬琪亞上台的時候,董卿跟她秀英文,問她是哪國人,喬姐姐說:“Italian(意大利人)。”董卿驚呼:“Italian?!”一旁的翻譯以為董卿沒聽懂,忙來救場說:“她說她是意大利人。”董卿再次驚呼:“報名表上寫的她是加拿大人。”明知道人家是哪國人,幹嗎還問呢?這個橋段成了整個節目最為搞笑的環節,做節目不就是為了逗觀眾開心嗎?

  不過《我要上春晚》和最終的春晚之間到底有多少互動成分,恐怕要一直等到春晚節目揭曉才能知道。

  百團大戰 還是電話大戰

  李咏近來流年不利,《幸運52》、《非常6+1》、《咏樂匯》等節目先後被停,現在弄出一個《百團大戰》,其實就是現場的兩隊人馬比拼才藝,是地方台早已經玩剩下的,關鍵是為什麼叫這麼個名字。百團大戰是1940年8月至12月彭德懷領導的105個團的八路軍對日寇發動的戰役,這也是抗戰期間八路軍打得時間最長、投入兵力最多的戰役。現在拿這個名字當成娛樂節目,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 

  至於節目本身,說實話也是乏善可陳,兩隊才藝對抗再加上《非常6+1》里的電話問答,基本上還是李咏的老一套,尤其是電話問答,撥通一個電話後,讓觀眾默數15秒,然後喊停,看誰最接近真正的15秒時間。看一兩個還行,如果咏哥用了5分鐘的時間不停地重複這一機械勞動,難免就讓人覺得索然無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