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略薩:中國曾在我夢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9 11:56:47  


諾貝爾文學獎新晉得主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揚子晚報》報道,上世紀八十年代,拉美文學爆炸運動震撼中國,影響了新時期文學。馬爾克斯、略薩,一時成為文學新人的口頭禪。1982年,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8年後,略薩也捧得諾獎,勢必再次在全球引發一場拉美文學熱。記者昨日從上海99讀書人公司獲悉,由該公司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將於12月推出略薩的新作《壞女孩的惡作劇》,據介紹,這部新作帶有濃重的自傳色彩。

  致中國讀者——“是一種莫大的補償”

  略薩跟馬爾克斯一樣,是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文學爆炸”以來,被我國“跟蹤”翻譯的作家,即他的每本新作一問世,很快就會被譯成中文出版,從無遺漏,有些作品還被多家出版社一版再版。而且,還在上世紀末,他跟另一位拉丁美洲文學大師、阿根廷的博爾赫斯的全集就都在我國出版了。在這一點上,他超越了拉美的一號作家馬爾克斯。而且。馬爾克斯於2006年宣布封筆,略薩則至今筆耕不輟。

  在即將出版的《壞女孩的惡作劇》一書中,略薩特地給中國讀者寫了一封信,該信寫於今年的4月30日,他在信中對中國讀者說,“從來沒想到我寫的故事能到達如此遙遠的地方,亦即從我兒時起似乎就構成我夢境中一部分的國家,也是我心目中非現實景物組成部分的國家,就如同我在歷險故事中讀到的那許多奇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國家一樣。現在我知道了,中國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非常強大的國家。在她的眾多的人口中,有一些讀者與我共同分享我在我的小說中創作的那個神奇的世界,這對我花費了那麼多時間、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寫我的故事和長篇小說,是一種莫大的補償。”

  略薩希望他的著作帶給中國讀者的信息是:友誼、理解和兄弟之情。

  他的作品——像露珠那樣晶瑩誘人

  譯者尹承東告訴記者,他喜歡略薩,在他的腦子里,略薩的作品永遠像清晨的露珠那樣晶瑩誘人,像小溪的淙淙流水一般悅耳動聽,雖是小說,讀來卻猶如在欣賞優美的散文和抒情詩。

  《壞女孩的惡作劇》寫的是一個自幼就把金錢看成是唯一幸福的女孩和一個胸無大志、“只要能移居巴黎、有一份工作”就一切滿足的平庸的翻譯工作者里卡多(被稱為好男孩)苦戀一生的故事。這個故事從兩個人幼年在秘魯的利馬相遇寫起,繼而寫到他們青年時期在巴黎的偶然重逢、熱戀與痛苦的別離、在倫敦的中年時期重新相遇與愛得死去話來、在日本的奇遇,直至這場愛情凄凄慘慘最後結束於馬德里的老年時期。時間跨度整整四十年。

  尹承東認為,略薩的每一篇作品都帶有自傳成分,而這部新作更是帶有濃重的自傳色彩。而略薩自己也說:“這個歷程的確是我自傳的一部分。我通過回憶來講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利馬、六十年代的巴黎、七十年代的倫敦和八十年代的馬德里。自傳成分出現在故事發展的所有舞台、環境和框架之中。”

  據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潘凱雄透露,人文社近期將加印已經出版的略薩代表作《綠房子》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