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豚灣》放映的背後 日本人的受害史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12:04:51  


 
  日本的食肉歷史

  可能很多讀者這時會想到日本的神戶牛聲名遠揚,那麼日本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牛肉的呢?除了古代戰爭中日本人曾經食用過牛肉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開始吃肉始於日本文明開化之後的明治時代。當黑船來襲時,日本人吃驚於佩裡要求日本人提供牛肉和雞肉供他們食用。而開國以後的日本努力學習西方,不僅在學問、政體、服裝上,對西方文化的崇尚很快就擴展到了日本人的飲食上。當時很多人認為西洋人靠食肉才可以讓身體健壯,於是創造出了適合日本人口味的牛肉火鍋。這種火鍋在明治天皇食用之後引發了國民食肉的熱潮,現在日本的著名小吃烤雞肉串也都是在這一時期流行起來的。

  而在此前,日本人多用鯨魚肉代替牛肉食用。因為鯨魚肉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和牛肉很接近,所以即使在當今反對捕鯨的聲音逐漸擴大的日本,鯨魚的生魚片和烤肉同樣深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樣的習慣在北歐等海島國家也是存在的。
  
  文化摩擦與受害意識

  其實在《海豚灣》獲奧斯卡獎之前,很多日本人並不知道海豚可以食用。筆者調查之後了解到,大多數日本人沒吃過海豚,更不知道海豚漁業的存在,在日本只有和歌山和靜岡、千葉等一些沿海地區存在著,在那些地區也有一些熱衷於食用海豚的日本人。雖然海豚也是屬於鯨魚類的哺乳類動物,但一些人在品嘗過後認為腥味太重很難吃。

  可即使這樣,許多日本人還是不認同以歐美為主的反對食用海豚的聲音。他們認為這是因為大陸國家的人們不能理解海洋國家的食文化,正如食狗肉等也被日本人認為是野蠻的行為一樣。很多人認為狗是人類的朋友,寵物,甚至是自己的家庭成員,所以對於經常吃狗肉的朝鮮和韓國等國家的食文化表示不滿,甚至抗議。所以許多人雖然自己不吃海豚,可在此次風波中認為不應該屈服於反捕豚團體的抗議,否則下次又會有其他種類的食物被反對,這樣日本從古代保存下來的食文化就不能繼續下去了。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自己反對朝鮮人吃狗肉是出於同樣的文化摩擦。

  日本人的受害史觀也使許多日本人接受不了對日本的任何批判。

  日本右翼認為,是因為日本的戰敗,才導致了日本的軟弱外交和軟弱的國際形象,認為二戰後日本一直在贖罪、認錯的姿態,也導致了世界各國人民可以隨便批判日本。所以不管原因為何,只要在世界上有任何反對日本的聲音,他們就要站出來反對那些國家和團體,並且對於日本國內支持那些聲音,或者希望傳播那些聲音的團體和個人進行徹底的攻擊。所以這次本來準備舉辦放映會的明治大學、立教大學和一些電影院也成了他們的攻擊對象。

  他們通過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的行為,廣泛宣傳日本才是二戰中的受害國的歷史觀,這也導致了現在日本社會受害意識的增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