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網絡上的熱議,我們很驚訝,這是‘舊聞’了呀。”杭州圖書館辦公室工作人員劉麗東告訴記者,杭州圖書館新館是2008年啟用的,目前正在裝修的老館位於市中心的浣紗路。老館附近有杭州市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龍翔服裝城、延安路商業街,因此不時會有乞丐流浪漢光顧。新館因為位於新區,工地較多,也吸引了不少農民工讀者,但也會有拾荒者進來。
網上傳聞中曾經提到杭州圖書館對於這樣的讀者有“洗手讀書”的要求,對此,劉麗東告訴記者,圖書館並沒有硬性規定,但是大家都很自覺,覺得自己手臟了就會洗手。“我在老館就見過一個拾荒者背著一個蛇皮袋,里面是瓶瓶罐罐。他把蛇皮袋放在門口,反覆洗手洗臉,然後進閱覽室讀書看報。”
杭州圖書館不設“門檻”,在這個冬天溫暖了無數網民。對於這家“史上最溫暖圖書館”,不少網民都不約而同引用了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的一句話:“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在千龍網上的一則網評稱:“杭州圖書館對乞丐農民工開放是暖聞,是知識之暖,是真理之暖,是文明之暖,是平等之暖,是公益之暖,期盼這樣的暖聞能夠有蝴蝶效應,激發起更多地方的暖聞誕生。”
而騰訊網轉載的一篇評論則認為:“城市應該給予底層人群更多的善意,應該能有聽任乞丐和拾荒者穿堂而過的雅量。這不僅是對一個人群的特殊關照,更是城市發展、社會進步的必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