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宅文化 是單純逃避還是新型生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6 09:24:21  


 
  回歸與迷失,“宅文化”兩面性

  “宅”這個詞起源於日本,“宅文化”隨著動漫和計算機遊戲的出現而誕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影、動漫、電玩等給孩子們以強烈的刺激,這些孩子長大後,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劇,使他們更願意在網絡上尋求能夠由自己主導的世界。“宅文化”在上世紀80年代末傳入中國,發展速度更快,載體主要是“80後”、“90後”。記者接觸的“宅”一族,大多是這些年輕人。

  社會學者陳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宅文化”是典型的現代化產物。電腦和網絡普及後,更多的人樂於接受“宅文化”,這是現代化注重個人生活和個人價值的積極表現。但凡事都不能過度,“宅文化”也如此。當一些“宅一族”陷入極端,可能會使社會的集體觀念受到挑戰,人類作為群居動物長久以來形成的生活方式可能被顛覆,“宅文化”可能會造成一些社會病。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宅一族”大多因為懼怕社會競爭,想一“宅”了之。有的在社會上受到壓力與挫折之後就縮回家裡,害怕再與社會接觸。27歲的葛華大學畢業後,工作了3個月,因為工作太辛苦,就回家“宅”起來了。有的則回避競爭,“宅”起來做“啃老族”。28歲的趙華就是典型,工作沒多久就辭職了,因為“宅”在家裡,也是“不愁吃、不愁穿”,可這愁壞了他的父母,多次想趕他出去也沒有成功,“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長此以往,人就廢掉了!”他父親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長期關注“宅”現象的心理醫生胡赤怡認為,這其實是心理防禦的退縮機制在起作用,以“家”為繭,把自己緊緊包裹,與現實隔離。這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來說,都足以令人擔憂。

  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一個傾向,那就是“宅文化”正在迅速向中年人、社會中堅階層蔓延。一些生意人,40多歲,經濟方面有了保障後,就放棄了工作“‘宅’家裡養老了”;一些作家長年累月“宅”在家裡,一連數年不體驗生活;一些大學教師評上教授後“長年累月看不到人影”,不參加學校活動,不輔導學生功課,也沒做出什麼學問,只是“宅”在家裡逍遙……雖然,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其中也包含著自我意識,不過,當越來越多的人“宅”起來,並成為一種潮流,也令人擔憂,因為這其中也飽含了消極、逃避、隔絕等因素。古人講“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但更強調“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如果大家都熱衷於“躲進小樓成一統”,如何切身體驗社會冷暖、承擔社會責任?從這樣的意義來說,“宅”究竟是自我的回歸,還是自我的迷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