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奢侈品在中國還“踮著腳尖走路”,節省其他成本。據介紹,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國投入的廣告費非常少,但很多雜誌為了抬高身價,顯示其“高端性”,免費為奢侈品打廣告。一些商場則推出免租、送裝修等政策鼓勵奢侈品牌落戶。
在成本極低、利潤超高的狀況下,奢侈品也從不降價。“奢侈品的形象大於銷售,寧肯一件不賣,也絕不打折,這樣品牌的生命力也許可以延續10年,如果為了提升銷售量打折,可能兩三年牌子就垮了。”這位業內人士稱,因此,就算對奢侈品降低收稅,他們也決不會降價。
他告訴記者,目前,同款型奢侈品在國外可能打折,但進入中國後非但不打折,甚至還要適當調高原價。這是因為,在國外一些奢侈品原產地國,人們對品牌沒有那麼強烈的崇拜感和神秘感,絕不會去瘋搶,更不至於有“身份感”。而在中國、俄羅斯、日本的一些消費者看來,“用這個歐洲的牌子,社交價值就提升很多。”奢侈品成了人們的“身份證”。所以奢侈品一直“端著”:一定要貴、一定要高,一定還要買不到,越是如此,越有很多人購買……
這同樣意味著,奢侈品價格因徵稅而提高,也實現不了限制消費的目的。第三屆中國注册稅務師協會常務理事郭偉告訴記者,奢侈型消費品售賣的是一種心理暗示,是“面子”,“奢侈品消費群體對稅沒什麼感覺,征300%的稅也有人買”。而對奢侈品消費的追逐者來說,徵稅提高更會加劇海外購買奢侈品的現狀。
“奢侈品消費不是個單純的經濟現象。”歐陽坤說,“總有一天,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觀將從買奢侈、買身份變得慢慢成熟起來。不過,這將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中國人將要為這個過程花掉更多的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