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明星微博傳播“謠鹽”不說話也是一種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9 10:04:08  


  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擁有6萬多粉絲的某國內著名歌唱家發布消息:“福島核電站在進行人工降溫,也就是人直接進入反應堆核心進行手工操作。這些人出來後活不到20分鐘就會死。不管哪個國家,用生命保衛人民的人都是偉大的。”該信息被數以萬計的粉絲接力轉發。

  騰訊微博中一位擁有210萬聽眾的台灣藝人,號召大家“多攝入含有碘的食物”,這條微博轉發數達到了18703次。上述兩條微博裡的信息最終均被證偽,但它讓人們意識到,在微博這種全新的傳播平台上,擁有眾多粉絲的微博名人顯然擔負著不一樣的責任。

  微博名人通常分為三類:一是精英類,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是佼佼者;二是媒體類,掌握著各種消息,自成意見領袖;三是草根類,他們常年活躍於互聯網,非常出名。無論哪一類,他們都有眾多粉絲,有很大的傳播影響力。那麼,這些名人如何看待自己“說話的分量”呢?

  影響力越大,責任越大

  “發生了一件大事,大家對它的認識還很模糊,作為一個意見領袖,這時候出來表態是很重要的。”擁有近240萬粉絲的知名博主李承鵬說。當然,“微博不是權威媒體,它不能每天給你正確的消息,告訴你會不會地震,會不會海嘯。但微博上出現錯誤的信息一定要及時更正。”

  “影響力越大,責任越大。”知名博主方舟子表示,自己每發一條微博都很慎重,首先考慮的是自己這麼大影響力會不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你不是這方面專業的人,最起碼不去傳播不確定的消息。有影響力,但是沒有判斷能力又亂講話是要命的。”方舟子說,一般網友說了可能就沉寂了,但是名博主不一樣,事情不確定自己又不能判斷的時候,“不說話也是一種負責”。

  方舟子認為,微博對信息傳播有兩個好處:一是各種各樣的人都在,很多相關專業的人會出來發表意見,平台很廣;二是可以有很多第一手的資料,減少了傳播環節,能夠迅速辟謠。“看到有意思、或者有意外的微博,我一般會去點擊微博主賬號,看他/她前前後後說過些什麼。這樣就不會冒失地轉發或評論。”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說,“新媒體的使用,是要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的。”

  他認為:“雖然名博主有著常人沒有的傳播影響力,但是我更想強調每個使用微博的人都應負起責任來。不能只要求名人,普通人也是信息傳播的重要環節。這次核洩漏恐慌和搶鹽現象,在微博上先傳遞的百分之百是恐慌,然後各領域的人都加入這個討論中來,這個恐慌才慢慢得以修正。網友們經過這樣的事情,就可以得到一個訓練,進而提高應對恐慌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