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究:清華“財富王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4 07:45:23  


 
  美國是《辛丑條約》的簽約方之一,1901年,各國代表在天津商議“庚子賠款”時,美國國務卿海約翰令駐華公使康格及《辛丑條約》全權代表羅克希爾於會議中提出兩點主張:為免中國財政不勝負荷,全部賠款不得超過15000萬美元;美國應分得全部賠款的1/6即2500萬美元。

  “庚子賠款”的談判結果是:中國賠款總數為30000.3萬美元(合銀45000萬兩),美國分到2444萬美元(合銀3200萬兩),占全部賠款的7.4%。

  後來,美國政府自認為賠款“原屬過多”,主動打算退回一部分庚款。但美國人又不願意支付現銀,他們想出一個一舉兩得之策:用應退賠款來培養留美中國學生。

  有分析認為,之所以說美國此舉是一舉兩得:一是可“弘揚”西方文化;二是甲午戰後中國留日學生大增,美國要和日本等國競爭在中國的影響力。美國人認為,要想征服一個國家,單靠武力是不行的。

  當然,此論斷無從考證。但不管怎樣,美國退還“庚款”,導致了清華的誕生,也開創了中國人去西方留學的先河。

  清政府利用美國“退還”的部分賠款,在北京設立游美學務處負責選派游美學生和籌建游美肄業館。1909—1911年,游美學務處選送三批共180名學生赴美留學,其中包括後來成為清華校長的梅貽琦與金榜正,著名的化學家張子高、生物學家秉志、胡適、張彭春、趙元任等。

  1911年2月,游美學務處和籌建中的游美肄業館遷入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將肄業館定名為“清華學堂”。是年4月29日,清華學堂開學,從此拉開了清華歷史的序幕。

  誕生在中華民族深重的內外憂患中的清華學堂,也注定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而起落發展。後來,清華大學把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定為校慶日,一直到今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