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小夥迷上連派藝術 想用英語說評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8 09:32:40  


 
  4年間邵逸青聽了很多評書的錄音,熟悉了評書的風格和說故事的方式,“我從小就喜歡聽故事,評書可以把一個故事從自己內心里講出來,用漂亮的語言,各種修辭方法,模仿各種人物的聲音和神態,特別有魅力。美國也有類似中國評書這樣的講故事形式,小時候父母給我買很多故事磁帶,出去游玩時,他們就會開著車放著磁帶,我就坐在車里聽里面講的各種各樣的故事。”

  對於這位洋徒弟,吳狄非常滿意,“他是一個非常熱愛中國文化的美國年輕人,我不讓他叫我老師,教學相長,我從他身上也學了不少東西。評書的傳承不光是中國人自己,有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也可以傳承,也許會傳得更遠”。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現代的中國人理解起來都有難度,要讓美國年輕人理解恐怕更困難,但邵逸青堅定地表示他絕不會放棄,“中國文學被成功翻譯成英文的有很多,評書也許會加入更多的解釋,就像現在說《三國》的時候遇到古文,表演者也要給聽眾很多解釋一樣。我會先讓自己理解,然後再用英文表達出來,而不是一個詞一句話的直譯。”

  連麗如多了好幾個新徒弟

  其實在北京評書的幾個書館里,像邵逸青一樣有志於傳承評書藝術的新面孔還有好幾個,包括連麗如先後收的義子喬錚,徒弟張怡,李菁收的徒弟張碩,其中張怡是連麗如唯一一位女弟子,張碩是連派評書第四代傳人。5月2日,這幾位新徒弟和連麗如悉心培養的青年鼓書演員唐柯將集體登台,舉辦青年評鼓書新秀專場演出。年輕、聰明、形象好、文化水平高,這是連麗如對他們的評價。一下子多了好幾位新徒弟,連麗如比以前操勞多了,但看著北京評書的傳承後繼有人,她覺得再累也值了。

  張怡(連麗如唯一女徒弟)

  台下的張怡,個兒頭不高,身材清瘦,聲音溫柔,但一上台她就像變了一個人,連麗如的老伴賈建國輕易不誇人,有一天聽張怡說了一段,也不由感嘆“沒想到這孩子說得這麼好”。張怡說自己對評書不是一般的著魔,“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我到了八一電影制片廠,拍電影電視劇,也做了很多電視欄目,但是小時候參加故事大王比賽,一個人在舞台上的感覺揮之不去,家里從客廳、書房,到衛生間,走到哪幹什麼我都要聽著評書,早上醒來,晚上躺床上琢磨的都是評書里那些事。”

  在拜師連麗如之後,張怡才真正體會到了幹一個職業謀生和真正喜歡一件事是不一樣的,“我把能利用的時間全用上,練嘴皮子、戲曲表演、手眼身法步、補充文學歷史知識。每次找連先生回課是最高興的事,聽連先生講一會兒比在家里用功好幾天都有用,前幾天我請教了‘笑’的表演,我平時練得挺好,一說書就笑不出來了,連先生告訴我不是氣息的問題,還是心沒到,人物沒長在身上。”

  連麗如對這位女徒弟也相當肯定,“就想找個女徒弟,這就是緣分。她有追求,特別用功,每次聽完書回家把打功都畫成圖,已經是當母親的人了,還能廢寢忘食地學習,難得。”作為女性,張怡上台一點也不怯場,“評書中很多內容都是男性為主的,但是胸懷一打開了,女人也能大氣,就算不說書,往台上一坐就有氣場,能把台壓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