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互聯網真會讓人變得淺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8 10:13:14  


 
  因此,作者提醒,我們必須對新技術保持一定的警惕,避免“我們自身某個至關重要的部分陷入麻木狀態的可能”。卡爾把媒介看作是人類某種生理功能的外部延續,隨著這一外部功能開始被越來越多地使用,而且效率和容量也遠遠超過人類自身的生理功能,人類就會越來越依賴這一功能,從而導致自身功能的衰退。

  似乎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例證。我曾見過一些對互聯網非常依賴的同行,他們寫出來的文字,幾乎每個字都是從搜索引擎中蹦出來的,更有甚者,每天坐在電腦前,上網、玩遊戲、網上購物、聊天,離開互聯網,他們幾乎不知道如何跟人交往,不知道怎麼買東西,甚至連基本的生活常識和思維能力都沒有。

  針對類似的現象,卡爾在文中把人類和計算機作了對比。我們的思維“在這種飛行過程中重新對本身編程,改變它的運作方式”,相對於容量和計算速度都極其有限的人腦,以搜索引擎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貴技術力量,給人類的能力延伸帶來了新的加速器,但是也使得人腦的思維能力進一步變得“淺薄”。

  我們不再需要記憶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話本小說,也不需要記得那些具體的人和事,只要記住搜索引擎的入口在哪裡,然後把需求輸入進去,得到的就是最完美的答案。女孩們也不用翻找衣櫃,而是直接打開電腦,查看分類建立的數據庫,並使用互聯網上好友們提供的建議,搭配自己出門要穿的衣服,還能順手給幾個好友發信徵求意見,然後根據編號,找到要穿的衣服。

  這是好事嗎?卡爾似乎並不這麼認為。他甚至有些危言聳聽地寫道:“利用網絡代替記憶,從而繞過鞏固記憶的內部過程,是我們將面臨被掏空大腦的風險。一旦記憶外包,文明就會消亡。”在我看來,事情雖然沒那麼好,但是也沒那麼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