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唐裝的苦惱 中式服裝何時能回歸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10:50:02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錢江晚報》報道,2003年,聯合國通過一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要求締約國建立自己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選出代表項目申報聯合國,統一進行保護。於是就有了個新名詞——“非遺”。2005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這一天,文化遺產成為社會最受關注的焦點。

  在去年的第五個文化遺產日,本報採訪了以“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服裝廠及其傳承人包文其。今年文化遺產日前夕,記者又追蹤採訪了他們。包文其說,一年來服裝廠因為搬遷,工人走了一批,又新招一批,很多精力花在新人培訓上。作為非遺保護單位和傳承人,他們也在花精力宣傳自家的非遺項目,在拱墅區的工藝美術館,展出高檔旗袍、長衫等;在濱江的“非遺博物館”也有展位,正在設計展出品,但對服裝廠的生存最重要的,還是改良中式服裝,融古通今,讓人們重新接受它。今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文化遺產與美好生活”,包文其說,中式服裝重新受歡迎,會有這一天的。

  每年六月,全國文化遺產日前後,我們還會繼續關注這個服裝廠及其傳承人,關注“非遺”在這個飛速發展時代,是與人們漸行漸遠,還是在逐漸消逝的隱憂中綿長地生存下去,直至重現璀璨。城市在以飛快的速度向前邁進,在此過程中,一些慢行者被擠出城市中心,他們在杭州寸土寸金的地方,存在是一種奢侈。

  一個專做中式服裝,以“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服裝廠,見證著這樣一個“擠出”過程。最早它在吳山路,後來搬到火車站邊的江城路,現在搬到了城郊結合部五堡。

  去年在第五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記者採訪了杭州利民中式服裝廠廠長包文其,“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傳承人。服裝廠當時還在江城路,租用倒閉的杭州綉品廠廠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