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看大戲也時尚 戲曲匯演香港受熱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3 10:13:48  


 
  記者查詢了康文署的電腦購票系統,發現大多數演出都是只有最後幾排和邊角位置的低價票尚有少許未售出。李明珍也證實,各項演出先賣掉的大多是前排的好位子。6月25日,香港首位“梅花獎”得主鄧宛霞將與內地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艶玲合作演出。4月初開始,該場次對外售票820多張票,不到一個月,票已售罄。

  在鄧宛霞看來,香港回歸之前,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不那麼受重視。以京昆藝術為例,在1997年以前,年紀大的觀眾比較多,從內地到香港的觀眾較多。但真正土生土長的香港年輕人很少關注京昆。

  用鄧宛霞的話來說,香港回歸之後,“大氣候變了”,中國傳統戲曲不僅開始得到政府的資助,而且世界也在逐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而不只是抱有獵奇心態。體現在香港這樣一個中西文化合璧的環境中,“京昆藝術吸引了很多香港年輕人和外國朋友。”

  其實,設立中國戲曲節之前,也不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演出團體到香港獻演,只是沒有如此長時間的集中演出。“設立戲曲節,是希望把香港變成世界了解中國戲曲的一扇窗口,中國戲曲交流的一個平台。”李明珍說,希望在市民和遊客中形成一個共識,每年的6、7月份,在香港都可以欣賞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精彩戲曲。

  沒有戲曲節的日子里,香港市民也不缺戲看。比如,僅僅是康文署轄下的演出場地,7月就有十幾場粵劇演出。不僅有折子戲,如上環文娛中心的粵劇折子戲薈萃,也有大型演出,如香港文化中心的《西樓錯夢》、《蝶海情僧》,高山劇場的《十年一覺揚州夢》,屯門大會堂的《胭脂巷口故人來》。在元朗劇場和大埔文娛中心,還有暑期粵劇體驗營的示範及結業演出,在高山劇場有兒童粵劇匯演《月亮姐姐睡何鄉》。此外,各個社區也都組織粵劇演出,可以說,只要想看,每天都能看到,而且不用跑多遠的路程。

  “節日50天,節目全年有。”李明珍介紹,康文署下屬的13個劇場會為粵劇團體提供場地,康文署還會依演出團體的創意和水平,在資金上給予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