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中篇擴充到長篇的一個大變化是增加了攻城篇,這個部分的擴充是怎麼完成的?在守城篇後來是否又有變動?
方方:守城篇是2006年寫的。我自己很偏愛這篇小說,所以決定寫長篇時,到底是擴充此篇還是單列寫一部中篇,我也想了一陣。後來還是覺得保持守城篇的原樣為好,另外再寫一部攻城篇。以兩個獨立但有相關的中篇組合成一部長篇。同一事件,從兩個層面兩種角度來反映,也是很有意思的。
新京報:把小說分成攻城和守城,同時每個部分在寫作時又以人物為主綫交互進行的結構方式是怎麼構想的?是否對推動故事情節更有幫助?
方方:最初就是不想再改動“守城篇”,但同時,通過資料也看到,城裡和城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局面。所以,如果保留以前的守城篇,而另外寫一部獨立的中篇完全表現攻城,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兩部中篇雖然圍繞著同一事件,但彼此都是獨立的,它最大的好處,是能讓人立體地了解這場戰役,了解身處這一災難中的每個人的心情和命運。
新京報:在小說中,大量的人物死亡,在寫到這些人死亡的時候,你是什麼樣的情緒,是不是自己也會同悲同喜?
方方:那是自然的。我會像讀者一樣,喜愛我小說中的人物,當他們遇難時,我也非常難過。常常也會有寫不下去的感覺。在寫夜晚攻城這一段時,有時候在外面辦事,朋友挽留吃飯喝茶什麼的,我都不肯。跟他們說,我得趕緊回去,我那里攻城正緊張,我得趕緊把這仗打完,回去晚了,死的人會更多。那種狀態,就仿佛我寫得慢了,會死去更多的戰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