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物大省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重現生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11:10:33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的腳印,是不同時代民眾心理特徵的‘活化石’。”新華社報道,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趙中悅說,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存在的傳統藝術表演、民俗活動、口頭傳說、禮儀節慶和手工技藝等傳統文化種類繁多,特色鮮明。

  這些曾罕為人知的人類遺產,在山西近年來開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開始嶄露頭角。

  為了摸清“家底”,從2007年開始,山西歷時三年,完成了這項普查。據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統計,約80萬人直接參與這項工作。通過攝像、錄音、錄影等手段,普查員對線索進行了豐富有效的記錄保護和宣傳介紹。他們的足跡踏遍全省2.8萬多個村莊,蒐集到8.4萬多條非遺線索。

  參與這項普查的山西大學民俗學家姚寶瑄說,普查發現的這些線索,不僅為古老技術的傳承保護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還在民眾心中播下了非遺保護的種子,堪稱“一次文化領域的長征”。

  但是,對發現後的非遺線索如何加以傳承保護?除用於學術研究、文化繼承外,可否將其轉化為經濟資源和文化生產力?

  山西確立了“既要保護又要發展,以保護帶動發展”的總體思路,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對“非遺”進行整體保護,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在該省很快建立。

  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被命名。政府為其發放養老金,並通過提供場所、整理口述史等形式,對其傳習活動予以支持。4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200多個傳習基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民眾加入。

  通過合理利用,山西還在不斷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方式。

  傳統“千層底”布鞋的製作是山西南部臨汾一帶婦女的“特技”。在政府的鼓勵下,臨汾成立了“土圪塔布鞋”加工基地,輻射全市17個縣800多個村,吸收納底婦女3萬餘人,包括農村婦女和下崗職工,每個婦女勞動之餘年增加收入4500餘元。

  “雙合成”是太原的一家“老字號”食品生產企業。企業經營者慧眼識珠,從山西定襄縣將民間面塑藝人續愛花聘到企業,開發出了融食用與觀賞為一體的“滿月虎”“開鎖饃”等特色食品。

  續愛花對自己的“新工作”很滿意,“在家時做的東西沒銷路,到這裡後既可以發揮專長,又能把傳統技藝傳承下來。”

  “據估算,山西目前靠傳統手工技藝進行生產的企業、經營戶、作坊約有3000餘戶,從業人員約400萬人,涉及近百個類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牛曉瑉說。

  “實踐證明,這種群體傳承的方式要遠遠比家族的傳承更加堅固。只有讓傳承人得到實惠,才能夠使這些寶貴遺產得到綿延不斷的傳承。”她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