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深圳晚報》報道,“多拍些照片紀念吧。也許您下次走到這兒,這條公明老街的古樸容貌就尋覓不到了。”昨日,走訪基層的深圳晚報記者在光明新區公明街道的公明老街拍照時,街上老居民充滿感情地囑咐說。
公明老街位於合水口與上村的交界處,是一條近200米長的老式街道,兩側臨街的店鋪約有150間,為清朝和民國初期建築,多為二層木閣樓瓦房,古色古香,精巧雅致。那些密密匝匝立在樓台屋頂的瓦鬆,壁虎般緊貼樓壁僅靠雨水和空氣就能挺拔生長的小樹,無聲地展現著悠悠歲月留給這塊城區的眷顧;那些傳統嶺南民居特有的“三雕”——磚雕、木雕、石雕,以及融合了當時“洋式”建築風格的精致窗口、閣樓和騎樓等,默默地訴說著深圳人當年“前現代”的生活方式。
一個沒有記憶的城市是沒有根的城市。城市以三種方式保留它的記憶:建築器物、文字文獻、口頭講述。走進公明老街,咀嚼這些“前現代”的老房子所具有的韵味,使人真切地體驗到鵬城的縱深感,見到了這個城市的一個時間坐標和一個空間的參照物。
住在公明老街了解老街歷史的當地老人已經不大好找,他們自豪地說,公明街道公明鎮建制於明清時期,後在樓村武舉人陳海神、合水口村麥曉孫的倡議下,在這裡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立了公平墟,取意“買賣公平”。隨著歲月的推移,公平墟又改名為公明墟,取“公道光明”之義,一直沿用至今。公明老街,就是公明墟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