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拍賣成交價 該不該成為藏品“定價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7 07:14:06  


 
  在南寧青秀山金匯如意坊經營藝術品生意的吳先生說,拍賣會的成交價格正成為收藏領域的價格“風向標”。拍賣會上創出天價的某一類藝術品,很快就會傳導到收藏市場,帶動同類藏品價格上漲。據他所知,已有一部分同行在考慮給梅瓶重新定價,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受拍賣會的影響,梅瓶以及其他瓷器會出現新一波上漲行情。

  藏家疑惑 拍賣價能否成為

  藏品“定價器”

  拍賣會真的可以當成“定價器”嗎?有收藏人士指出,以成交價格來定價有些過於武斷,但近年來,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格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已成為收藏市場不爭的事實。

  南寧至正會所的負責人李鐘全說,事實上,拍賣成交價對市場行情的影響是很大的。比如說,中國古畫是較早進入“億元時代”的,2009年10月份,中貿聖佳推出的《平定西域獻俘禮圖》以1.34億元成交,首次攻下了中國書畫億元堡壘。2009年保利秋拍上,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以1.69億元成交,曾鞏的《局事帖》也拍出1.09億的天價。半年後,2010年的保利春拍,黃庭堅的《砥柱銘》更是以4.368億元成交。2009年以來中國古畫拍賣價格的暴漲,讓市場上原本百萬級的藝術品迅速飈升至上千萬甚至更高的價格。這種水漲船高的現象,也表現在玉器、瓷器、古代家具等等品種的收藏品上。

  南寧資深藏家丁敢說,拍賣會價格對民間收藏市場的影響,更像是一種心理遊戲。丁敢就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一次他正在外地一個古玩市場侃價,基本談好價格時,賣家接了一個電話,回頭就改變主意了。在丁敢追問之下,那位賣家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北京舉辦的一場拍賣會,跟我這件東西差不多的拍品,最新出來的新交價比我們談的價格高多了,你真要買得多加3萬元。”丁敢說,拍賣會上的價格,表示某一類藏品的市場價值得到了認可,以此為參考,收藏人士自然會重新評估自己的藏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