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是藝術還是抽風?行為服務公益難逃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0 09:28:48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光明日報》報道,9月底,由60名漂流健兒駕乘的30只無動力小艇到達湖南岳陽,在過去的18天中,他們從湘江的源頭靈渠開始,至岳陽結束,全程817公里——這是一場湘江全流域漂流大型環保公益活動。

  在此過程中,民間力量也自發地參與其中:在各重要縣市舉行的歡迎儀式上,高校學生自發地參與宣傳環保,用多種行為藝術提醒市民污染環境的危害性。湖南80後新銳藝術家唐祥飛在株洲段歡迎儀式上,現場即興創作人體彩繪作品《哭泣的母親河——湘江》,作品贏得了關注,卻也惹來了非議。在大眾公共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這種不大符合審美習慣的新型藝術,能否開啟新時代公益的大門?

  公益行為藝術呈上升趨勢

  行為藝術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歐洲的現代藝術形態之一,它是指藝術家把現實本身作為藝術創作的媒介,由個人或群體發起的藝術創造活動。行為藝術必須包括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交流。近年來,公益行為藝術呈上升趨勢。

  9月16日,在“保護母親河,妙盛湘江行”株洲歡迎儀式現場,湖南80後新銳藝術家唐祥飛正在一名赤裸著身軀的女子身上即興人體彩繪:藍色的背景代表海洋,白色皮膚代表純潔的湘江母親,黑色的頭髮象徵著中國人和湖湘文化,黑色波浪代表被污染的江水。面對觀眾不解的眼光,唐祥飛解釋:“希望這幅作品能夠喚起更多人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湘江母親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