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搶救滿語:保護悠久的文化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5 09:23:25  


  中評社香港11月15日電/中國網報道,13日,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的一間普通大學教室內,單景州自費開辦的滿語學習班上,40幾名學生正在認真學習滿文。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滿族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但由於各種原因,時至今日中國內地能讀滿文者卻不足百人,且多已年逾古稀。

  一些滿族子弟為搶救自己的民族語言,他們或在中國內地積極參加滿語學習班,或赴海外多方求學。“我們這個班的成員組成很特殊。”單景州說,上到80高齡的老者,下到20歲的大學生,只要願意學習滿族文化,能將這門語言傳承下去,這個班都歡迎。談到這個班的成立過程,身為滿族的單景州介紹,長春滿語學習班的第一批學生是在他家的客廳上的第一節課。“那是在2006年,都是滿族族內的親友,大家在一起一邊研究一邊學習。”

  幾年來,滿語學習班已經培養出近500名會簡單發滿語音的學生。在這個學習班內,一個身份特殊的學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就是清乾隆帝的正統後裔愛新覺羅.闓源。對於學習滿文的重要性,闓源舉例說,清朝歷史上,大量的歷史檔案和重要國際條約都是用滿文書寫的。比如中俄《尼布楚條約》就是用滿文和俄文分別書寫的。

  目前在中國國家檔案館,諸如此類的滿文老檔案能裝20多卡車。“但這麼多老檔案卻僅有不到10名錫伯族的老師在做翻譯工作,全部翻譯完需要數百年的時間。”闓源說,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介紹,可喜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學習、搶救滿族文化中來。目前在北京、遼寧、吉林以及黑龍江部分地區都開辦了一些民間性質的滿語學習班。

  中國內地的滿族族胞還經常到國外去尋找滿語的蹤跡。據單景州介紹,這是因為在一些西方國家,至今仍有研究滿語的機構。清建朝後,一些西方國家為與之交往,就在本國專門設立滿語課,研究滿族文化。後經逐步發展,滿學也成為國外學者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單景州介紹,美國、俄羅斯、日本以及韓國都有很多學術性機構專門研究滿族文化。“很多滿族子弟為了搶救母語,紛紛赴國外求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