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假古董真拍賣:揭秘收藏騙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2 10:28:27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中國收藏網文章:到地攤上花個百八十塊錢買件假古董,然後找家拍賣公司以古董的名義上拍,估價起碼10萬,你相信它能拍出去嗎?面對大量魚目混珠的假古董,藏家哪兒那麼容易上當受騙?按說東西沒賣掉,拍賣公司就沒有傭金可賺而這可是全世界所有拍賣公司賴以生存的唯一方式。然而,某些拍賣公司壓根就不在乎:整場拍賣所有拍品流拍都可以。

  為什麼?因為它們已經賺到了錢有心拿家裡“寶貝”或自己淘來的古董變現的讀者請留意下面的報道,或許可以避免上這個圈套。

  央視記者臥底

  550元買4件“古董”去拍賣

  12月27日晚,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的王牌欄目“經濟半小時(微博)”播出了一檔專題節目,名為《假古董 真拍賣》。在節目中,一位擔任“臥底”的記者以暗訪偷拍的方式,帶著觀眾們見識了這個騙局。

  首先,記者來到北京某古玩市場,討價還價以550元購得4件“古董”清代的雙龍戲珠紋盤、粉彩九桃瓶、著名書法家梁書同的《金剛經》書法以及一只元代的青花釉裡雙耳瓷瓶。記者先帶著這些“古董”找到了文物鑒定專家,專家們簡直都不用細看,“這不僅是贋品,而是還是仿制得很粗糙、非常明顯的那種贋品”。

  隨後,這名記者又帶著自己的“收藏”分別前往三家拍賣公司東方佳琦、索富比和中國.中礦拍賣公司,表示自己想參加拍賣會。結果,每家拍賣公司都熱情地接待了記者,工作人員不僅沒有詳細詢問記者這些藏品的真假,自己摩挲觀看了一會兒,就給出了估價,其中還有估價80~200萬高價的!總之,想參加拍賣,沒問題。

  接下來才是關鍵:當這些拍賣行同意作品上拍後,工作人員便開始向記者索取各種提前收取的費用:圖錄費、鑒定費、保管費等,大約每件拍品收取兩三千元。

  拍賣會現場,記者翻開拍品圖錄,自己的“藏品”赫然在列,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估價也清楚標明。然而,不僅拍賣現場人數寥寥,記者的“藏品”也全部流拍,這些錢也就自然打了水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