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設計界怎麼了?本該以五千年文明而自豪,為什麼缺少了文化自信,一定要讓大批外國建築師(二三流設計)占據中國的城市市場呢?
單就建築設計這方面看,宿命地被處於落後文化的國人,不應自卑自賤、自暴自棄,要在引進並借鑒西方設計師的文化時,幹出中國建築文化的底氣來。中國的梁思成、劉敦楨、童寯、楊廷寶、貝聿銘等無疑令國人驕傲,更在世界建築界有一席之地。
2011年12月初,筆者在杭州拜訪程泰寧院士,他以其近十年來的多個國內博物館設計,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尊重。程院士的中國建築現代化的三十年跨越是他“立足此時、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建築精神的一種深刻表述。他的一席話令筆者感觸很深,從中更悟到建築文化的特殊使命,“……每一次設計過程都應該是一次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我們也許會離思想文化遠些,但回過頭來會發現建築與人文正在面前”。筆者以為,這恰恰是中國建築設計文化要面向公眾、深入現場、服務社會大文化的真諦。
當然,肩負中國建築文化傳承使命還有大量工作要深化,其中熔鑄建築的批評之魂是學術界、媒體界應著力改進的。這不僅因為客觀公正是建築文化批評的安身立命之本,更在於只有評論之公允、視角之獨特,才有中國文化的正確導向之聲,才有作品評價的話語權及公眾的真正回饋,也才有文化大發展,建築創作之繁榮。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系《中國建築文化遺產》雜誌社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