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女性 收藏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9 09:43:27  


陳逸飛遺作《弦樂四重奏》在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拍“亞洲當代藝術與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拍賣中,拍出了6114萬港元的高價,創下其個人畫作拍賣最高紀錄。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金融投資報報道,女性與收藏,初看上去似乎關係不大,但細細地品味歷史,再細細地打量現實,會發現其中有許多可以翻看的內容。首先,在不斷壯大的收藏隊伍中,越來越多的女性收藏家開始“獨步天下”。其次,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女性也成為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的源泉和絕佳題材。最後,眾多以女性為題材的藝術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並屢創天價。值此“3.8”婦女節到來之際,本報以此為契機,共同探討在收藏市場上,女性這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女性:撐起收藏半邊天

  婦女能頂半邊天,是說女性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巾幗不讓須眉,與男性平分秋色。收藏活動發展到今天,參與其中的女性越來越多,而收藏作為一種時尚,因為有女性的參與而變得更加多姿多彩。綜觀古今中外,女性收藏家不勝枚舉。

  現有的史料記載,在古代,除了宋代大詞人李清照和元代魯國大長公主是我國古代女收藏家的代表人物外,其它具有影響力的女性收藏家可以說是寥若晨星。不過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參與到收藏活動中去,而那些實力雄厚的女企業家加入到收藏隊伍中後,由於往往不乏大手筆,其收藏經歷也成為收藏界的不朽佳話。

  香港女企業家陳麗華就是大名鼎鼎的女性收藏家。1999年國慶前夕,她斥資2億元投資興建了中國第一家國家級的私立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其中除了她收藏的300餘件明清家具外,其它2000餘件都是20多年來在她自己的工廠生產出來的珍稀紫檀精品。而另一位香港商界女傑張永珍女士,自幼受家庭熏陶,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一直頗有興趣,在藝術品拍賣會上更是一擲千金。據了解,在1999年11月佳士得舉辦的拍賣會上,張永珍就成了拍賣會的主要買家:她分別以1212萬港元和227.5萬港元買下“清康熙胭脂紅地珐琅彩蓮花紋碗”和“清乾隆銅胎畫珐琅黃地牡丹紋瓶”;2002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張永珍花4150萬港元競得“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欖瓶”;2006年在香港佳士得舉行的“玉剪霓裳——張宗憲禦制瓷器珍藏”拍賣會,一件“清乾隆禦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圖碗”又被張永珍以1.5123億港元拍下;2010年在香港蘇富比秋拍會上,一件“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也被張永珍以2.5266億港元收入囊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