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為什麼沒有偉大的當代攝影藝術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9 10:18:31  


 
  而就攝影在當代藝術市場的地位而言,台灣比大陸還糟糕,我們經常抱怨攝影跟架上藝術相比,賣不上價,但畢竟還有賣出的機會,而台灣當代攝影作品受到的重視更少,藏家和畫廊更願意關注日本和大陸比較出名的攝影家作品。

  不過,台灣在攝影理論和譯介上對大陸的影響極大,阮義忠是兩岸最重要的攝影教育家之一。1990年代很多在國外讀書的台灣學者回來在大學任教,論著和譯作出品頗多。要想同步世界,就得關注台灣版本,例如剛出版的Charlotte Cotton的《這就是當代攝影》,還有Liz Wells的經典教材《攝影學批判導讀》。這可能同台灣的出版制度有關,台灣鼓勵私人出版發行,將民間小眾力量的積極性發揮出來,形成所謂的“長尾效應”:不放棄冷門,只注重興趣。

  但台灣種樹自己卻沒有桃子,台灣當代藝術攝影的力量比較微弱。台灣同樣早在1980年代向大陸傳播國外流行音樂,但也創造了很多偉大的流行音樂歌者,比如羅大佑。但在攝影上,台灣向大陸傳遞,卻沒有生產出標誌性的攝影家。現在,台灣已經民主化轉型,土地一旦太過自由,本土性的批評力量宛如陷入“無物之陣”,有力氣也沒靶子。所以成熟的民主化國家的偉大藝術家,他們必須思考全球化下的影像母題,而不是掙扎於本國的現實。對於台灣藝術家來說,這是一個更深邃的轉型,但不知道島嶼的文化深度是否能夠支持這種轉型?攝影需要教育,更需要視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