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節日畢竟只是載體 如何盡孝更重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6 09:38:50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羊城晚報》報道,有學者呼籲,盡快確立自己的“中華母親節”。專家認為,過自己的傳統節日,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大問題。中國人不要過西方人的傳統節日。

  “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母親,這是世界上最溫婉動人的稱呼。用再美麗的詞語來形容母親,也都顯得蒼白而無力。盡孝要趁早,設立母親節,如果能提高全民孝順母親的意識,確乎有必要。

  但是,真有必要分清西方的母親節還是中華的母親節嗎?盡孝何必拘泥於節,如果孝順母親,即便沒有節日也無妨;如果沒有孝心,天天都是母親節又能如何?節日畢竟只是一個載體,盡孝才是內核。

  網上流行這樣的說法,“媽媽22歲生下我,19年前,媽媽每天都能看到我,現在我19歲了,已經半年沒回家看媽媽。如果媽媽可以活一百歲,那媽媽還可再活59歲,如果我依然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這一生,媽媽這一生,就只有118次機會見面了,這道數學題的答案,我希望我是算錯了。”看了之後,心驚之後便是黯然。許多人與媽媽見面機會少,確是事實,有媒體近日調查顯示,七成人跟母親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近四成人每年陪母親不到10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