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幹爹送美女假翡翠 坑爹策劃能否少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9 10:11:01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成都晚報》報道,近日,在河南衛視鑒寶節目《華豫之門》中,一個美女帶著一個金鑲玉的翡翠觀音找專家鑒定。主持人問她哪來的,美女說,幹爹送的。主持人問,你幹爹做什麼的?美女說,房地產公司老板。主持人又問,那你做什麼的?美女說,我什麼都不做。專家鑒定最後說,所謂金鑲玉翡翠觀音是個贋品。節目播出後,這名女孩爆料稱自己是節目的“托兒”,所謂“幹爹”“翡翠”等都是節目組設計的。(詳細報道見本報今日26版)

  顯然,河南衛視鑒寶節目《華豫之門》,是一個聰明的策劃,將當下最熱門的“幹爹”無縫嵌入,以期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和收視率。但這也是一個非常拙劣的節目策劃,因為所有的表象都太過直白,赤裸裸地指向炒作,結果真相一戳就穿,一時成為笑柄。

  作為一個媒體中人,當我獲悉這則“新聞”時,映入腦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一條注定會火的新聞,它幾乎具備了“熱聞”的一切要素:招搖過市的美女、肆無忌憚的“幹爹”論,再加上炫富與糾纏不清的“爹女情深”,所有的戲劇性張力都包含在內,它必將引發觀眾的注意力聚焦。 

  因此,“自稱幹爹贈翡翠”成為輿論的“頭條”。而正如硬幣的兩面,太高的關注必然會引發新一輪媒體追逐,試圖挖掘一些與眾不同的“新料”,結果幕後操作就此穿幫。

  身為一個媒體工作者,我知道炒作能起到的放大效應,尤其是某些本身處於收視弱勢的節目,正需要這樣的救命稻草。是的,這就是媒介時代的無奈與宿命。媒介本身也需要獲得公共傳播平台的高關注度,否則一個新聞會就此淹沒在信息汪洋中,一個節目就會死在收視率的大棒下。但是,高頻率的媒介報道,某種程度上需要一種自虐的精神,別把自己當成正常人的炒作,別把節目當成新聞精神的守望台,要敢於把血淋淋的傷口裸露給公眾,如果沒有就人為製造“傷口”,滿足所謂的窺視欲和娛樂化心態,這似乎也成了“幹爹女”和某些傳媒換取公共輿論關注的必然代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