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故宮辦公機構有望遷出紅墻 將複建還原內務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0 16:40:13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昨天是第36個國際博物館日,圍繞“處於世界變革中的博物館:新挑戰、新啟示”這一主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面向公眾舉行了“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講座。在講座中,單霽翔用大量自己日常拍攝和收集的圖片資料和實物指出,在城市文化建設中要避免城市記憶消失、城市面貌趨同、城市建設失調,城市形象低俗等八個問題。他同時透露,故宮計劃在紅墻外恢復部分古建,2016年前後,將故宮辦公、科研機構搬出“紅墻”。

  存在八大問題

  新民晚報報道,單霽翔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他不太為人知曉的另一重身份是高級建築師、注册城市規劃師。早在1980年留學日本時,他便開始從事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規劃局、國家文物局工作期間,他曾主持一系列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單霽翔指出,目前城市化擴張、房地產開發、基礎建設都進入高潮,使得地上、地下文物古跡在城市大規模建設中面臨艱苦抉擇。他尖銳地梳理出城市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八大問題,包括:城市記憶消失、城市面貌趨同、城市建設失調、城市形象低俗、城市環境惡化、城市精神衰落、城市管理錯位、城市文化沉淪。

  單霽翔在演講中不僅否定了中小城市罔顧自己的文化背景,一味模仿大城市,競相蓋高層、超高層的“新奇怪特”建築,使得城市景觀生硬、淺薄、單調的現象,更表示自己明確反對大中城市“舊城改造”和“危舊房改造”的提法,因為“沒有文化,不客觀、不辯證”。“舊城改造”將有千百年積澱的文化城區視為改造對象,而無視需要保護、需要有機更新的方面;“危舊房改造”也變成了危舊房拆除。“難道母親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就不贍養嗎?”

  應讓公眾參與

  “當代人不能利用手中優勢隨意處置文化遺產,要保留到未來,因為未來的人同樣有權利汲取其中的養分。”單霽翔指出,文化遺產保護相比文物保護,強調的是歷史傳承性和公眾參與性。公眾參與性則強調要尊重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產間的關聯,保障民眾的知情權。“一個地方發現了文物,申請武警站崗,把老百姓隔在圍欄之外。幾年過去了,考古隊走了,當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他所生活的村莊是一個有歷史有文化的地方。他自然無法承擔起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