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老北京最熟悉景觀 老胡同的老故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6 10:07:31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北京日報》報道,胡同,北京人最熟悉的景觀,它們的嬗變猶如這座城市一樣,底蘊綿長……昨日,在首都博物館,460餘件首次公開展出的檔案資料,配合130件文物和100餘張照片,向世人再現了曾經的“北京的胡同四合院”。

  老照片中的胡同:“有風三尺土,下雨一街泥”

  從展廳門口往裡看,一堵磨磚對縫的灰牆仿佛四合院的影壁一樣,擋住視線。觀眾參觀展覽,要拐個彎,先走上一段10米長的“胡同”。在胡同裡漫步,兩側掛著十餘張老照片,一片兒一景一趣。

  比如一張照片上,天空飄著牛毛細雨,一人頂風撐傘走在胡同裡,路面一片泥濘。這反映的是老北京的一句胡同俗語——“有風三尺土,下雨一街泥”。

  另一張照片上,狹窄的胡同裡,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幌子,有一些西式的廣告牌也偶爾摻雜其間。這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糧食胡同,其熱鬧的商業氣氛絲毫不亞於現在的王府井步行街。

  “乍一看,北京胡同都是灰色調的,其實細品每一條都有故事。”作為展覽的主要策劃人,北京市檔案館專家王蘭順介紹,“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北京城就像是一座放大的四合院,順著中軸線左右對稱,正陽門就好比是垂花門,紫禁城相當於正宅。

  在1300平方米的展廳裡,如何體現這種“天人合一”的追求,還原“有名胡同3600,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的城市?策展人員耗時1年多,從55卷檔案資料裡精選了160件實體檔案、300餘件數字化檔案、100餘張圖片,加上130件文物,在展廳裡濃縮千餘條胡同情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