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電影是不是無辜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10 09:14:23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中國文化報》報道,電影《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首映夜,發生了針對電影觀眾的槍擊案,讓人震驚、憤慨和意外。這起槍擊案是令人震驚的社會悲劇,也是歷史上罕見的發生在電影院裡的暴力犯罪。如果凶手不是瘋子,而是理智清醒、道德正常的人,那麼,筆者認為可以把這種犯罪叫做“奇觀性犯罪”,那些無辜的死者與凶手沒有任何瓜葛,他們為凶手追求的犯罪的奇觀性付出了生命。

  電影史上,這起事件與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組織的第一次放映造成的“火車效應”有可類比之處。1895年,當巴黎觀眾看到火車向著他們駛入銀幕、駛向他們的身體時,嚇得驚慌失措、落荒而逃。但在今天的丹佛,當荷槍實彈的凶手在放映廳從容地釋放煙霧彈,向觀眾席掃射時,人們以為那是首映夜安排的特別節目。這兩起事件都發生在電影院裡,描繪了電影存在的這100多年的變化。

  100年前,人們害怕幻覺,電影與現實的高相似度讓人深深感到不安。而100年後,人們熱愛幻覺,沉迷虛假的暴力和奇觀,甚至相信真實的槍殺暴行是電影和演出在現實中的延伸。這種變化,是人們評估電影與現實的尺度的轉變。電影意味著奇觀、幻境、無盡的夢。過去,人們以現實為尺度去製造電影,用肉眼的透視錯覺創造火車進站的真實感,而今天,人們無盡地享受、使用、利用這個逼真的、充滿想象力的高仿真魔術,並以電影的尺度去判斷現實:爭先恐後觀看首映,誤以為真正的暴力是虛假的炒作和作秀,或者,行凶者本人與蝙蝠俠的情節、人物之間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關係等。

  如果說過去許多學者對好萊塢電影中濫用暴力、性、奇觀和意識形態進行種種苛刻的批評,是因為他們對電影現狀可能引發的現實充滿顧慮,這只是一種對電影命運的預言性顧慮,但現在,這些苛刻的、預見性的、存在於尖酸刻薄的學者腦海中的想象,變成了血淋淋的現實。電影與現實之間尺度的變化,被電影《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首映夜的30多聲槍響和12具屍體,擺在了眼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