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它損害了一個社會的創新精神,形成了人雲亦雲的風氣,無論是對於學術、還是科技,都是百害無一利。
曾有人講過這樣一個事例,1994年,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外交》上發表了驚世駭俗的《亞洲奇跡的神話》一文,與多數唱贊歌的人不同,他犀利地認為亞洲奇跡根本就不存在,亞洲繁榮也是短命的,根本原因就一個,即亞洲的經濟增長模式並不是靠具有創新意義的技術進步所推動。當國際學術界正為這篇文章的論調打得不可開交時,亞洲出現了金融危機。
然而年年打假,成效卻並不顯著,假貨依然我行我素,屢禁不絕,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無論是手機還是名酒,這些山寨產品歸結可算製造業,可是,古城的再造,不是對原有古城的保護、對中華文化的宣揚,恰恰是一種背叛甚至褻瀆。
在河南開封被曝4年投資千億“再造汴京”之後,湖南鳳凰擬投資55億建新鎮“煙雨鳳凰”完全模仿鳳凰古城備受詬病,山西大同古城複建又被指造假古董……近期,多個古城屢現“山寨”造城。大造“山寨”古城,動了文脈、傷了文化、毀了文物,造出的只會是畸形的經濟。
人們對古城的向往,並不是停留在那個時代建築風格如此表面的層次,歷史的牆磚所散發出來的氣息,是巨資打造的現代“古城”所無法複制的。不倫不類的山寨,造成的只是資源的浪費。
有研究報告曾指出,研究各國經濟發展可以發現,現代經濟增長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資本的積累;第二階段的增長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先進技術的模仿;當進入先進發達國家行列以後,第三階段的增長將主要依靠自主創新。日本、韓國的發展都曾經走過模仿的過程,但同時都注重了吸收、消化和創新,並最終依靠真正的創新,才屹立於世界市場。
而今,國內的“山寨文化”不僅大行其道,而且大有將“山寨精神”進行到底、擴展到各個領域的勢頭。歸根到底,山寨的本質畢竟是虛假。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