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沃爾夫岡.顧彬:重讀之後再評價莫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1 07:47:14  


 
  他認為莫言是一個認真、內心開放的人,內心開放的標準是莫言能包容自己對他的批評。但他仍然認為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一部分是因為葛浩文的翻譯,他認為自己的閱讀經驗是,經常會慕譯者的名去選擇閱讀,而他所了解到的很多國外的出版社也會因為譯者的知名度而追隨他的選擇。所以,他認為“葛浩文”這樣一個商標使得莫言在英語世界獲得了空前的影響力。他認為葛浩文的翻譯非常巧妙,不是逐字逐句逐段,而是整體翻譯的,而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規避掉作者的弱點,他認為中國有很多更好的作者,如果葛浩文選擇王安憶來翻譯,也許這樣的機會就給了王安憶。

  對於是否細致讀過莫言的作品,他有些回避,並開始解釋個體閱讀的差異。他表示自己看過《紅高粱家族》和《天堂蒜薹之歌》,但那是在二十年前,而且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他接著解釋了自己的方式:就是不一定全部看完,但你同樣可以有所判斷。他表示,看莫言作品,很多時候是:翻了一部分,就看不下去了。隨後,他又補充:最近好像還看過《酒國》,只是書中女人的形象讓我很不舒服。

  他表示,最近很多媒體針對他關於莫言的爭議趕來詢問,他的態度是也許自己需要一段時期沉默下來,細致閱讀後,再發評論。他甚至提及自己還有一些資料留在德國,而受聘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的教授後,他可能會長期留居中國授課,這給他帶來一些不便,所以他覺得有必要明年之後,在他重新閱讀莫言後,再做評議。

  關於中國當代文學作家和作品 

  顧彬翻譯了很多詩人的作品,他也表示相比小說,自己更青睞詩歌和散文。他經常使用思想是否深刻來評價一個作家,而記者問及他具體的標準,他表示就是這個作家能提供一種他不曾想過的新的思考方式,或者觀念。說起當代的很多作家,他的評價籠統而含糊,譬如劉震雲,他認為“他的作品有幽默感,讓我笑,但恐怕缺乏深度,但也許這不是他的出發點”,譬如閻連科“只看過他一部作品,寫得不好,不過他自己也承認自己寫得不好,這是讓我繼續願意讀他的原因。”他表示欣賞王安憶和王蒙,並閱讀過他們的大部分作品。他認為“王蒙80年代到90年代作品他都喜歡,有幽默感,深度,而且他很會朗誦。”然後他的話題就跳躍到如何會朗誦:“當時他去德國參加一個詩歌朗誦,150人的活動,他的表情和念法,讓很多不懂中文的人感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