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書當禮物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7 09:46:22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久未謀面的老友相見,朋友說,挑了兩本書送你呢。突然心生感動,好些年沒收到這樣的禮物了。

  早些年,朋友過生日,根據對方的閱讀喜好,買幾本書當作禮物是很自然的事。可是現在,同樣的場合中,如果再把書當禮物“隆重”地送給對方,竟然會感到尷尬。是書的質量越來越差,不足以當禮物互送,還是我們的心境變了,不再把書當禮物看了?抑或我們身處的時代變了?

  公交上、地鐵裡,看到有人捧著書看,總覺得那是一道“風景”,甚至心裡可能還會嘀咕:這“風景”到底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國人讀書越來越少,這是不爭的事實,時不時媒體就會拿一些調查數據來“提醒”一下。人們不愛讀書,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但不得不說,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物質化。

  飯局上的聊天,不再是爭論某本書的某個觀點,也不再是真正的情感交流,而是盡可能從對方那裡尋找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大家心照不宣地以飯局的形式來互換社會資源。在一個“每個人都渴望成功”的社會裡,書的“慢性營養”,遠遠比不過社會資源來得直接;在一個習慣了凡事被“物化”的社會裡,過去的一些珍貴品質蕩然無存。連給朋友送個禮物這樣的小事,都要掂量一番,合計一下是否能拿得出手。

  在一個高度世俗化的時代裡,我們已經越來越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鑲嵌在精神世界中的內容慢慢被忽略。人們總是學著從外部尋找原因,以此為自己的“精神貧困”卸責,比如忙、比如累,比如社會不公,以及社會不公引發的種種焦慮等,惟獨不想想,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為什麼就不能不隨波逐流?一個作家曾說,“理想的人生,應該介乎於我本人目空一切的懶散與世人無止境的瘋狂之間。”當太多人被物欲社會裹挾著不得不往前擠時,還有多少人想著通過讀書或者靜心,來增強自我修正的能力?

  那個把書當禮物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我不覺得這僅僅是個社會問題,在每個人的精神敘事中,我們都選擇了流俗從眾,破壞了過往的那些美好,是該反省和改正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陳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