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指出,現時,中國畫廊業的基本現狀是專業化水平低、規模小、組織散、發展能力弱、競爭同質化嚴重、人才缺乏、支撐體系缺失:“中國藝術品市場起步較晚,不斷與世界接軌的中國畫廊業也正在發展之中,遠沒有形成西方‘畫廊’概念中完善的運作機制和行業規則。許多當代中青年藝術家沒有經過畫廊的培育,直接拿作品到二級市場上,作品拍出了驚人的價格,這說明市場流通環節中一級市場存在‘功能性’的缺失。”
出路
提高學術研究能力 選准“潛力股”
拍賣業的強勢無疑大大壓縮了中國畫廊業的發展空間。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交易的新業態模式也對畫廊業進一步形成衝擊。此外,國際化大畫廊的不斷湧入,亦是中國畫廊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挑戰。
面對挑戰,如何突圍?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太和堂藝術館總監何俊華提出,首先要明確自身定位:“畫廊業是基於價值發現基礎上的市場價值機制的基礎構建者,其在價值發現、確立、傳遞以及實現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畫廊必須擔當起社會美育的窗口角色,在努力提高自身學術研究能力的基礎上,為社會承擔起選擇優秀藝術家、優秀藝術作品的責任,並對市場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真正起到引導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級市場’作用。”何俊華認為,只有中國畫廊業的學術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才可以提升藝術價值判斷的高度,為投資者選准“潛力股”。
“誠然,‘代理人制度’將是畫廊發展的大方向、大趨勢。但目前,在中國,畫廊業的‘代理人制度’還不健全,一些畫廊只是直接從藝術家那裡低價收購作品再高價轉手賣出。中國畫廊如果不改變這種代銷、掙差價的生存狀況,必然要退出市場。”何俊華強調:“一級市場要健康發展,需要藝術家、畫廊、收藏家,互相信任,真誠合作。畫廊,除了要充當好藝術家與收藏家之間橋梁功能,還要起到藝術指導、市場方向把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