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那天我你去了,你不在。我溜溜兒等了你一整天,壓根兒你沒來。我一看褶子了,我撒丫子了。”這段京腔京韵,出自67歲的何向東大爺之口。何大爺在鼓樓西大街住了一輩子,是第11代北京人。今天,他專程從東城趕到西城,參加“尋找正宗老北京,保護地道北京話”方言發音人面試。和他一起來的還有92位“老北京”,其中年齡最大的老先生已經76歲。
為搶救、保護北京的語言文化遺產,今年5月,北京市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料有聲數據庫北京庫建設項目,“尋找正宗老北京,保護地道北京話”方言發音人面試即是北京庫建設項目之一。據悉,方言發音人面試在北京共設有11個采錄點,通過紙筆記錄、錄音、攝像等方式,全面采集北京話原始數據。
北京市語委副主任曹秀雲表示:“近30年間,北京人口流動遷徙頻繁,語言交互影響明顯。如今說地道北京話的人並不好找,年輕人會說老北京話的更少。尋找正宗北京方言發音人,目的還是要保護地道北京話背後的老北京文化。”
據介紹,“方言發音人”面試由“自我介紹”、“語音測試”和以北京本地的民間故事、童謠、歌謠或俗語為主的“即興說話”三部分組成,選手必須用城區北京方言完成,最終確定7名參選者為城區北京話方言發音人。
據了解,繼北京方言收集工作後,北京還將收集“相聲”、“叫賣”、“數來寶”、“兒歌”、“童謠”等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北京語言文化。北京市語委辦主任賀宏志表示:“收集北京方言,迫在眉睫。如果現在不做這個工作,幾十年後,老北京話可能就消失了。普通話要推廣,但也要給方言傳承的空間。”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