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史上日本人的對華心態:從畏懼到仇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30 10:22:10  


 
  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復甦和重新崛起,特別是經過20世紀60~70年代的經濟高速發展,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有些日本人開始得意忘形,自高自大心理膨脹。石原慎太郎就與人合作拋出三部《日本可以說不》的系列著作,不僅否認侵略戰爭罪行,而且鄙視和攻擊中國及其他國家。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出現十多年經濟不景氣,導致日本政治右傾化,國民心態普遍感到失望、迷茫和焦躁不安。特別是中國通過改革開放與和平崛起,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長期以來日本稱霸亞洲,經濟唯我獨尊的局面被打破,這種反差使不少日本人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和心理不平衡。右翼勢力和某些政客、媒體乘機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危機論”等,竭力鼓吹依靠美國,抑制中國,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如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早在2002年就在《文藝春秋》雜誌上發表《戰勝中國重建日本的道路》的文章。2012年他又跳出來導演“東京都購買釣魚島”的鬧劇,激化中日之間釣魚島爭端的矛盾衝突,並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
 
  通過以上回顧,今天日本一些破壞中日關係的言行及其心態,可以從歷史這面鏡子中照到其源頭和影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