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未都:年號是中國人飽含時代記憶的傳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7 07:59:07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知名收藏家馬未都在東方早報撰文說,萬象更新。這是過去改朝換代的吉頌語。改朝不是每個人都能趕上的,換代大部分人都有機會。
 
  秦以前,不設年號,漢文景之治後,漢武帝開始設年號——建元,自此中國歷朝歷代設置年號達兩千多年。這一制度除正宗皇統堅守外,餘如地方政權,農民起義,少數民族政權也都設立年號,這些年號全加起來大約有八百多個。明以前不少皇帝有改元之舉,唐高宗李治用過十四個年號,宋仁宗趙禎用過九個年號,改元最頻繁的是女皇武則天,在任二十一年,改元十七次。年號不僅對朝廷益處多多,對民間也頗為便利,年號的遴選多與朝廷時局態勢有關,採用吉利祥和的文字,由官方頒布,一為敬順天意,二為重禮吉瑞,故年號多由文人學者反覆甄選,皇家欽定。
 
  因為中國封建社會使用年號,讓史學研究者便利很多,除去少量雷同年號引出過麻煩,大多歷史年號都能提供準確的年份,讓史學工作者在研究課題時事半功倍,尤其物證的研究,比如明清兩朝的官窑,由於有皇帝的年號,分清前後總結規律變得輕而易舉。
 
  中國封建王朝達兩千四百年,有年號的歷史逾兩千年,積累了巨大的文化寶庫。惜民國革命後的過激認識,將中國歷史年號傳統廢除,至今已一百年矣,甚為可惜。一百年來,中國人只知道公元,不知道年號,而我們的鄰國日本還在沿用我們的遺產,使用年號至今,明治、大正、昭和、平成,一路走來。這樣,除公元與國際通行外,還有年號保持傳統。而我們民國三十八年不設年號,那算一個特殊時期;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沒有設立年號。依我看,共和如算一個朝代,理應按傳統設立年號,方便後人對我們所處時代的理解和記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