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鑽石現貨供應商深圳沃爾鑽(即:金樽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東海也向《中國經濟周刊》證實了這種說法:“深圳占有世界珠寶加工市場超過80%的市場份額,也包括很多頂級珠寶品牌和國際一線奢侈品品牌。一顆鑽石從開採到制成珠寶成品銷售,至少要經過7到9個環節,層層加價,但鑽石加工廠的利潤率並不高,推高鑽石售價的主要是在流通領域,暴利主要存在於品牌商、銷售商環節。”
據萬子紅透露,傳統鑽石銷售商(或品牌商)大多採取和百貨商場聯營的模式,商場一般要抽取營業額25%作為扣點,同時還要至少留取售價的42%作為品牌費用、銷售成本以及利潤,因為銷售量小只能保持單件貨品的高毛利率。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在行業平均水平之下,鑽石的成本價也只占到鑽石銷售價格的33%左右,也就是說,一顆百貨商場售價10萬元的鑽石,其成本價一般只有3萬多,你付出的其餘部分都是流通費用和品牌溢價。
驚人低價如何煉成?
“鑽石成本一點不神秘”
2002年,以“鑽石小鳥”為代表的網絡鑽石銷售平台開始出現,因為拋開了品牌商、百貨商場等中間環節,他們銷售鑽石的價格只有傳統百貨的五成到六成,第一次撕開了鑽石行業的暴利面紗。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底,國內像鑽石小鳥、珂蘭等成規模的鑽石珠寶類在線B2C(商家對顧客)服務商已經有100多家,總體市場規模已接近70億元人民幣,約占整個鑽石市場規模的5%。
低價是電商們最具殺傷力的利器,但是其弱勢也是顯而易見的。“電商的發展主要受3個因素的制約:一是缺乏體驗。鑽石唯一用途是人類之間用來傳達感情的物品,網絡消費過程過於簡單冰冷。二是信用環境制約。鑽石單價很高,網絡銷售存在一定風險,目前電商銷售的一般都是5000元左右的低價產品,大額的產品銷售則一直都是瓶頸。三是物流障礙。貨物有丟失或偷換的風險,責任難以界定。”中國著名戰略和品牌管理專家,原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劉啟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電商自身其實也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所以紛紛建起地面體驗店,而相當多的消費者只是在網站了解產品情況,最後還是去體驗店購買。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鑽石電商只能算是“偽電子商務”,因為線下收入明顯高於線上。這些地面體驗店除了大量增加了電商的成本,運營管理也並非是電商們的長項。這也是為什麼10年時間,電商即使價格優勢巨大,但還是只占到整體鑽石市場份額的5%。而鑽石電商開宗立派的先驅、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鑽石B2C網站——“九鑽網”的倒閉和賣身成為了一個標誌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