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景德鎮藝術陶瓷行情或穩中有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5 00:27:33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本期專家:廣州市文物總店副總經理 蔣斌

  說起文物店,人們自然想到的就是“古董”、“古玩”,廣州市文物總店在長達53年的經營過程中,也一直是新舊分開,以舊為主,甚至一度也對景德鎮現代新瓷抱有偏見,認為不就是“仿古”嘛,“新瓷可以大批量重複生產,不像舊瓷古董數量有限,越賣越少”這樣的觀念存在於不少人腦海中。再加上近年來,景德鎮陶瓷作品質量良莠不齊,不少作品天價爆出,讓景德鎮現代新瓷蒙上“炒作”、“泡沫”、“虛高”的面紗。

  如何理性看待景德鎮現代藝術陶瓷?我在走訪景德鎮各大工作室後深有體會,景德鎮現代藝術陶瓷的創造應該被肯定和發揚,特別是大師和名家級別的作品真能打動人心,而不應該一味停留在景德鎮陶瓷仿古的層面。

  景德鎮許多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粉絲團”,以前的珠山八友畫工確實很好,現在的後輩其實也繼承了前輩的傳統,但總要不斷突破創新。我們以前不理解,覺得買藝術品應該像買其他東西、比如電器一樣,很多人喜歡某一個品牌或一個型號,它就能賣高價或熱銷。但是瓷器不一樣,只要有幾個欣賞藝術家、全力追捧他的人,每個人每年各要幾件,或者一次性支付數百萬元給藝術家,包下他近幾年創作的精品,藝術家的日子就很好過了。包括許多受歡迎的年輕藝術家,早已不用自己面對市場,有些人也不再單純為錢而畫,還有自己的追求,希望能積累一段時間,多出精品上個台階。於是,有的人高興時畫幾筆,不高興就一個人背起行囊跑出去游山玩水、寫生再創作。靈感需要尋找,情緒也需要調整,精品永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大師評級總是有利有弊,但我們見到真正畫得好的人,評上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事實上,每年景德鎮都有新大師出現,其市場價格也的確參考了評級機制。

  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普通人的普通作品流通越來越困難,但精品更受歡迎,不少藝術家現在還會自掏腰包回購自己早年創作的好東西,因為年紀大了畫不動,而一些機構早年便宜賣出了大師的力作,實際上並沒有賺取最大利潤。

  綜合眾多行家的觀點,今年的行情會比去年穩中有升,調整還在繼續但亮點逐漸增多。
 
  (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