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者遭圍攻說明普世的常識難在中國扎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8 08:16:19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中國社科院的一個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公民政治素質調研”吸引了媒體的關注。

  調研發現,“一些在知識階層看來左的、脫離時代的觀點,事實上在社會上有相當影響力。按照調查數據,當今中國社會的左派占38.1%,中間派占51.5%,右派占8%。”這樣的調查結果,讓負責這一科研項目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張明澍自己都感到“意外”。

  之所以感到意外,不問可知,緣於調查結果脫離了調研者原本的想象和預計。其實不僅是張明澍,面對這樣一個調查結果,多數擁有和張明澍相似文化教育背景的知識分子恐怕都會為之吃驚。畢竟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0多個年頭,畢竟當下中國與世界的聯繫遠遠超過了此前任何時代,知識階層眼中一些“脫離時代”、天然應該拋棄的觀點,居然還會被相當一部分人群接受和擁護,這的確構成了理解的難度。

  但再無法理解,也抹不掉眼前的事實。去年一些大城市爆發的大規模打砸讓一個理性公民無法理解,但終究發生了;就在最近,一位長期致力於推進底層民眾福祉的學者,僅僅因為個人觀點的表達,居然在網絡和現實中都遭遇了圍攻。

  從上述的調查結果和現實可以發現,如果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對世界潮流的一種靠攏,那麼這樣一個過程並非順風順水,其中還有反覆乃至回流。因此,儘管經過看似深刻而劇烈的全方位變革,中國的變化還遠遠沒到知識階層可以樂觀的地步,更沒到根據這種樂觀的估計而進行規劃的時候。對於所有希望中國成功轉型的知識分子來說,承認這一點也許十分痛苦,但卻遠比抱著精英心態、充滿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幻覺更有價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