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錢穆:創辦新亞書院 一生為故國招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8 08:25:54  


 
  錢穆畢生所學,按他自己的說法,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當西方文明隨堅船利炮傳過來的時候,我們的傳統文化,究竟應該如何因應?我們是否應該拋棄所有傳統,全盤西化?是否中國歷史文化一無所取?二十四史,只為一帝王家譜?中國幾千年只有封建專制之黑暗統治而別無建樹?錢穆的答案是:否!此外,中國古代政權是否只掌握在貴族階級手中?錢穆的答案是:否!自漢唐以來,中國已成為一個大統一的士人政府。即權力掌握於知識精英手中。布衣可以封侯拜相,就是說普通人也有機會掌握權力。自唐以來的科舉制度,尤其打開了掌握政權的方便之門……錢穆對待歷史始終充滿了溫情和敬意,他一生學貫經、史、子、集四部,著述達千萬言以上,但是他研究學問的最後歸旨則落在文化問題上,他學問的宗旨和人生的終極關懷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問題,所以他的弟子餘英時說他“一生為故國招魂。” 

  結緣嶺南,香港創辦書院

  1949年,大變革的前夜,錢穆憂心時局,南下廣州,在街頭遇到了老朋友張曉峰,張告訴他準備去香港辦一所學校,已經約好了謝幼偉、崔書琴。這次偶遇,錢穆恐怕根本沒有想到,竟是他拋妻棄子、永離故土的開端。歷史也沒有想到,從此,一代史學大師從此與嶺南結緣,得以在平靜的學術環境下構建自己學術研究體系,幾乎憑一己之力延續了中華文化最純粹一脈。

  在香港,自認是流亡知識分子的錢穆,除在徐複觀主持的《民主評論》發表文章外,又與謝幼偉、唐君毅、崔書琴等學者,借用華南中學在九龍偉晴街的課室三間,籌辦“亞洲文商夜學院”。亞洲文商學院在夜間上課,系夜校性質,由錢穆任院長,崔書琴任教務長,教師有唐君毅、張丕介、羅夢珊、程兆熊等。1950年秋,上海商人王岳峰斥資在九龍深水埔桂林街61- 65號購得新樓三楹,供作新校舍。占地雖不大,也無圖書館,但亞洲文商從此由夜校改為日校,並更名為“新亞書院”,錢穆出任院長。

  錢穆坦言,“我創辦新亞的動機,是因為當初從大陸出來,見到許多流亡青年,到處仿徨,走投無路,而我覺得自己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怎忍眼看他們失學。同時,也覺得自己只有這一條適當的路可以走。雖然沒有一點把握,但始終認定這是一件應當做的事”。1949年10月10日晚上,亞洲文商學院在香港九龍佐頓道偉晴街華南中學的三樓上舉行了開學典禮。

  親眼目睹新亞書院創辦全過程的徐複觀在《憂患之文化——壽錢賓四先生》中稱:“新亞書院之創立,蓋有類於乞食團,托鉢僧”,創辦者“日則講授奔走,夜則借宿於某一中學課室。俟其夜課畢,則拼桌椅以寢;晨光初動,又倉皇將桌椅複原位,以應其早課之需。”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餘英時也回憶說:“有一年的暑假,香港奇熱,他(錢穆)又犯了嚴重的胃潰瘍,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一間空教室的地上養病。我去看他,心裡真感到為他難受。我問他,有什麼事要我幫你做嗎?他說:我想讀王陽明的文集。我便去商務印書館給他買了一部來。我回來的時候,他仍然是一個人躺在教室的地上,似乎新亞書院全是空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