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最大校園槍擊案 中國留學生比竇娥還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9 14:43:41  



  恐慌

  屠殺警報又響大學慌亂疏散

  繼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發生後,美國10個州的多所大學和中學17日相繼遭到不同形式的威脅,導致兩所中學臨時關閉,幾所大學被迫疏散人員。這起喋血事件令全美校園人心惶惶。

  位於路易斯安那州博加盧薩的兩所中學17日因收到一名男子的“大屠殺”威脅而臨時關閉。學校官員佩恩說,一名據稱發出威脅的53歲男子17日早晨已被捕。“紙條中提到了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案。”

  位於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聖愛德華大學當天也發現了寫有威脅詞語的紙條。大學女發言人阿馬多爾說,發現紙條後,校方疏散了學校大樓內的人員。警方已經在校園周圍拉起警戒線,並進入大樓搜尋線索。學校白天課程全都取消。

  位於田納西州查塔努加的田納西大學發言人查克﹒坎特雷爾說,學校17日上午接到一個炸彈威脅電話後,疏散3座大樓的人員近兩小時。當地排爆部隊搜尋了學校大樓,但沒有發現炸彈。

  位於俄克拉何馬州的俄克拉何馬大學當天也遭受了一場虛驚。校長戴維﹒伯倫發表聲明說,他們接到報告說有人攜帶可疑物品進入大學校園,調查後証實那人攜帶的是一把雨傘而不是武器。博倫解釋說:“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總是選擇一切小心。”

  這些恐嚇使當地氣氛驟然緊張,警察和校方如臨大敵,不過最後都証實只是虛驚一場。警方表示,在發生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校園槍擊案之後,對任何可能的恐怖威脅,警方都不會輕視。

  綜合新華社、《中國日報》

  槍聲過後誰在誤導?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震驚了全球媒體,對部分中國媒體而言,暴露出一種非常復雜而又微妙的媒體心理,值得我們檢討與反思。

  當這次槍擊案發生後,美國《芝加哥太陽報》根據並不確定的消息源,懷疑兇手是從上海過去的中國留學生,但是該報紙並未完全確定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然而,某些國內網站不加分辨地沿用這一錯誤信息,以醒目標題報道,有的網站甚至言之鑿鑿地告訴國人:兇手就是中國人。這個事件充分暴露了國內部分媒體對國外媒體的無知。這些報道從一開始就誤導了整個輿論方向,當“中國人”、“嗜殺”、“移民”等等關鍵詞出現在媒體人心中時,我們似乎太願意把這些主題詞編織成自己所一直構想的那一種類型的故事,比如“中國教育失敗”、“道德淪落”等等。當然他們的某些觀念未嘗不是有其合理的部分,但是報道不同於評論,不能以所謂專業客觀的面目來誤導公眾的某些觀念,比如我們討論了太多“中國教育”的問題,現在似乎連美國校園槍擊案都要被拿來作為佐証。

  中國部分媒體在此次事件上的失誤當然要部分歸錯於消息源頭,但是只要稍具媒體職業規范的人,都會持有非常嚴格而謹慎的信息確認態度。

  眼球固然重要,但是媒體的公信度乃是生存的最終原則。

  哀悼

  布什下令全國降半旗

  17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卡塞爾體育館被巨大的悲傷所填滿。上萬人聚集在體育館內,哀悼16日死於槍擊的32名無辜師生。

  “對我們整個國家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美國總統布什在現場講話說,“那些被奪去生命的人們不應該遭受這樣的命運。他們只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一個錯誤的地點。他們走了,留下了悲痛的家人、悲痛的同學和一個悲痛的國家。”在飛往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前,布什下令全國降半旗。 據新華社

  不會影響中國留學生簽証

  由於此次槍擊事件性質惡劣,很多人擔心可能會影響美國向外國留學生、尤其是向亞裔學生發放簽証。針對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美國駐華使館新聞發言人史雯珊女士。史女士表示,此次事件與中國人無關,沒有任何理由會影響到美國為中國學生發放簽証。她同時強調,美國歡迎外國留學生和旅遊者的政策依然沒有改變,不會因為此次槍擊案事件就加強對外國人入境的限制。(來源:四川在線、倍可親網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美國發生史上最血腥校園槍擊事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