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積電赴美 杜紫宸:台產業發展會有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5-03-06 01:11:01


中華大學講座教授杜紫宸。(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3月6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中華大學講座教授杜紫宸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從主客觀條件而言,台積電赴美發展是大勢所趨,一來是美國的壓力,二來是台灣發展環境本身就欠佳,台積電的決策對企業本身發展有利,但對台灣而言,意味著台積電未來在台的投資規模會被排擠,加上相關產業鏈必然隨著台積電海外布局外移,台灣的產業發展會面臨挑戰,中小企業會出現龐大的轉型壓力。

  杜紫宸,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學士、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主任、第三波資訊總經理、八風科技董事長、宏碁電腦軟體事業群總經理、工研院產經趨勢中心主任、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工研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等職。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台積電總裁魏哲嘉3日共同宣布,台積電將斥資1000億美元擴大在美晶片製造業務。特朗普並強調,該投資案是在先前宣布的650億美元基礎上增加的,而且會“建造5座最尖端先進的生產設施”。有了這項投資,“如果台灣出事,美國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力。”該投資包含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研發中心。

  分析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的相關影響,杜紫宸表示,台積電此舉有策略性考量,因為一方面有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要顧及確保企業穩健、站穩全球領先的地位,所以台積電最終選擇赴美,按照企業經營的精神而言,是合理的選擇。

  杜紫宸認為,台積電選擇在中美貿易談判正式展開之前,先與美國達成投資協議,正是為了從特朗普可能施加的制裁籌碼中剝離。若未及時與美方達成共識,台積電在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時,可能會成為牽制談判的一個重要籌碼,從而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