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評關注:台官方全面收緊兩岸交流三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25-03-11 00:47:55


賴清德政府正全面收緊兩岸民間交流。(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3月11日電(記者 張嘉文)“賴政府”近期要求公務員需具結未擁中國大陸身分證、居住證引發爭議,現在對象更進一步擴大至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員工等。同一時段,“移民署”大動作約談馬英九調查去年陸生團來台的“中國台北隊”風波,後續可能祭出處分禁止再邀請陸生團來台兩年。台“教育部”日前也宣布對大陸10所學校的禁令,陸委會將查處台灣藝人轉發“台灣必歸”圖卡,堅持一中原則等等,如同系列的抗中組合拳。

  民進黨政府這一系列動作,讓台灣社會深刻感受到,台官方正在擴大收緊兩岸民間交流,背後目的似乎有三個,一是升高內部藍綠對立,添加大罷免藍委柴火;二是極端的反中,可累積順從美國特朗普要價壓力的正當性;三是將危機變成武器,就能全面鞏固執政的基礎。

  第一的部分,由綠營結合民間團體的全台大罷免正如火如荼展開,綠營最終目標當然是要取回“立法院”的過半席次,能夠全面執政,而要達到此目標,使出萬用的抗中牌,將重點藍委貼標籤,抹紅,當然就有其必要性,全面收緊兩岸的民間交流部分,塑造兩岸敵對氛圍,讓藍綠更對立,就有機會催出最大的同意罷免藍委票數。

  第二則是因近來台積電赴美加大投資設廠,以及特朗普政府主張台灣軍費應佔GDP的10%,甚至將義務役延長為兩年等等,“賴政府”對美方持續要價的壓力,顯然很難說不,所以就必須營造極端反中、抗中氛圍,才有全面配合美方要求的正當性。

  其中,近來持續在兩岸奔走,高呼兩岸交流重要性的馬英九,就成了重點打擊目標,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推斷,如“賴政府”最終做出禁止基金會兩年都不能邀請陸生團來台的處分,等於是2028大選前都不能再有陸生團來台傳遞兩岸良善的氛圍。這樣的結果對誰最有利,答案似乎非常清楚。

  第三則是綠營在面對兩岸可能有的戰爭風險危機,因賴清德堅持的意識形態路線無法轉彎,順勢將此危機轉化成武器,對台灣內部使用,就是要鞏固“賴政府”雙少數執政的弱勢基礎。

  總體而言,以上三個目的都是對“賴政府”和民進黨有利,接下來台灣社會更撕裂對立已是可以想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