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副理事長董正宗。(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3月12日電(記者 蔣繼平)針對台灣傳產發展困境,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富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正宗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受到貿易戰後大陸傾銷,傳產遇到庫存太多及轉型較慢的問題,比較辛苦,但仍正向看待會好轉,但也希望政府重視傳產,不能全靠高科技產業,這是許多會員的心聲,缺電、人才被高科技拉走也是未來考驗。
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由台灣93個產業園區廠協會所組成,涵蓋會員廠商有1.5萬家,11日在高雄萬豪酒店舉行理事長曁理監事交接典禮。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年營業額逾新台幣9兆,提供約70萬個就業機會。根據資料,2024年台灣生產總值(GDP)為新台幣25兆5498億元,其中產業聚落的總生產總值約佔全台總值的35.23%,顯示產業園區扮演經濟發展重要角色。
董正宗是富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位於南投市,主要涵蓋編織面料的生產以及OEM/ODM軌道片簾、捲簾、直立簾和壁紙。董正宗曾任南投縣南崗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目前擔任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副理事長。
針對傳統產業的發展與挑戰,董正宗表示,台灣疫情期間控制不錯,當時訂單都往台灣跑,後來疫情慢慢解封,遇到庫存太多問題,加上傳產因為轉型比較慢一點,所以大家比較辛苦,但是慢慢就會好轉一些,目前就是朝淨零碳排、深度節能方面進行,總會的角色就是來協助廠商。
高雄螺絲產業去年面臨產業寒冬,董正宗表示,主因是大陸傾銷太嚴重,比如說早期有問題的是紡織、機械、工具機、石化,再來是腳踏車、運動器材,這一些都是前面比較好,然後就衰退。他續指,中美貿易戰後大陸開始大量傾銷,包括很多電動車的電池、太陽能板等各方面產業都會受到影響。
螺絲產業與鋼鐵材料有關,董正宗表示,大陸鋼鐵每公斤新台幣20元、台灣鋼鐵就要新台幣30元,台灣買的材料就是比較高,再加工出口的話就會受到影響。
董正宗表示,希望政府也可以支持傳統產業,不能全部傾向高科技業、半導體業這樣子,這是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一般會員的心聲。
適逢311反核議題再度受到討論,產業是否會擔心缺電的問題?董正宗表示,還是希望電價能控制,不然成本還是持續增加,當然缺電大家都很擔心,尤其高科技一直持續在設廠的話,用電是產業所需要的,希望政府能夠幫助。
是否憂心傳統產業人才被高科技拉走?董正宗表示,多少都會,這部分還是希望政府多多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