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3月12日電/台積電宣布對美國擴大投資,引發全球關注,在台灣也引發正反不同意見,尤其許多人憂心核心技術外流、台積電變美積電,台灣優勢被美國掏空。對此,台積電元老級員工、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也是公司前副總經理陳健邦11日罕見受訪發聲,直言台積電赴美是命運與時機交會,攸關台積電及台灣半導體生存關鍵,因此需要全社會的祝福,大家團結、再創奇蹟。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陳健邦說,台灣不應自稱有“矽盾”,台積電也不想被推到晶片戰爭最前線。
陳健邦是台積電編號第9號的元老級員工,1980至1987年在工研院服務,當工研院技術轉移到台積電時,就是團隊的核心成員,也負責許多重要廠房建造跟營運。關於近日的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話題,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主持的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11日播出陳健邦的專訪,表達看法。
他先強調已非現任台積電員工,無法評論台積電本身。但作為深知台積電運作的“老臣”,他先澄清一說法,呼籲台灣官員應該讓“矽盾”一詞從字典消失。他以美女為例說,別人稱讚“美女”當然沒問題,但不要自稱是美女。他說,以前台積電高階主管就說過,“我們絕對不要在晶片戰爭被推到最前線”,外國人喜歡說“矽盾”,但我們最好不要用。
針對台積電為何要大規模到美國設廠,意義何在?陳健邦表示,客戶希望我們到美國,為了美國、為了我們自己,這是一個台灣半導體“生存問題”,我們要去,只是規模要做多大,那能否成功?美國人要跟台灣站在一條線上。他說,假如美國人自己可做,我們不需要去,美國也不需要找我們過去。他直言,這東西很困難,絕對比造潛艦、登陸月球困難。至於“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要實現,就是要做到張忠謀2018年退休那天講的“團結合作、我相信台積會屢創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