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縣山里部落賽德克族人受布農族及阿美族生活圈影響,織布色彩多元且富有變化。(花蓮縣政府提供)
|
中評社花蓮3月13日電/花蓮縣政府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傳承,透過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田野調查深入山里部落,用聲音及影像記錄賽德克族特有的Tminun織布技藝、技法及多元的紋理色彩,未來將結合教育推廣與產業發展,保存這項珍貴的傳統工藝,讓部落智慧技藝在現代社會能永續傳承。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表示,Tminun織布技藝是賽德克族女性世代相傳的文化瑰寶,不僅象徵女性的勤勞與智慧,更是族群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次透過部落大學,深入卓溪鄉山里部落,記錄德克族織女們深厚的技藝與獨特的文化美學。
原行處處長馬呈豪(Malay Boya)指出,Tminun織布技藝不只是賽德克族的傳統工藝,更承載族人的生命記憶與文化價值。山里部落族人受布農族及阿美族生活圈影響,織布色彩多元且富有變化,這次記錄不只是為保存影像與故事,希望透過創意與科技轉化技藝為當代創新產業,為傳統工藝開創新的可能性。
年近百歲的織女川玉桃分享Tminun製作過程指出,織布需經過14道工序,包括割苧麻、剝麻皮、捻紗、日曬、紡紗、煮線、理經到最終的織布,每道步驟都蘊含祖先智慧與生活哲學,強調這門技藝不僅是1項技術,更是賽德克族女性的生活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