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中央黨部。(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3月13日電/針對賴清德13日於“國安會議”後提出5項“國安”威脅、17項因應策略,中國國民黨13日表示,賴清德的通篇論述都是“七分操作內部對立、三分捍衛‘國家安全’”,嘴巴說是要捍衛“國家安全”,卻是在內部找敵人。國民黨主張,“捍衛民主自由,應推動理性‘國安’”,賴清德不應該將所有交流當成統戰,把所有與對岸有接觸的民眾都當成“共諜”,打著捍衛“國家安全”的大旗,讓台灣的民主制度走回頭路。
國民黨對此提出五項質疑:
一、濫用“國安”名義,限制人民自由。政府提出針對影藝從業人員的輔導與管理措施,表面上是為了保護“國家”尊嚴,但實際上成為了限制言論自由、創作自由的手段。
二、兩岸交流一刀切,限制正當交流。政府以“國安”疑慮”為名,強化對兩岸交流的限制,讓兩岸失去更多對話機會,恐怕更會升高兩岸對立局勢。
三、“國安”措施不應該讓民主走回頭路。國民黨擔憂,政府高舉“國安”疑慮的大旗,但是卻變成打壓異議、限制多元與自由,最終將傷害台灣所珍視的民主價值。
四、強化自身競爭力,勝過封閉與恐懼。台灣真正需要的是強化自身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而非以限制交流、打壓異議來保護安全。
五、反滲透法不應該變成政治攻擊工具。反滲透措施,應該給予人民明確依循的基礎,模糊的執法空間,將變成打壓政治異議的工具,這不僅違反民主精神,也損害台灣社會的信任基礎。
國民黨強調,“總統府”提出統戰與“國安”威脅的多項策略或措施是否真能守護台灣?還是僅僅製造恐慌,甚至誤導社會認知,對台灣的民主、自由與經濟造成不必要的限制與損害。
國民黨認為,民進黨一意孤行,將愧對過去民主前輩對於民主自由,對於言論自由的期待。尤其,當初民進黨全黨力挺廢除軍法,鄭南榕主張絕對的言論自由,在賴清德眼中,難道一文不值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