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施教智出席座談會時受訪。(中評社) |
中評社高雄4月12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啟動關稅戰,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施教智11日表示,魷魚暨秋刀魚非輸美大宗,但高關稅會導致消費力降低,近年拓展美國市場多少有點進展,遇上關稅戰卻又關上大門。拓展銷大陸、美國之外的市場,真的需要政府力量幫忙搭舞台。
“農業部漁業署”11日下午舉辦“因應美國加徵關稅‘我國’遠洋產業支持方案座談會”,“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到場主持,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台灣鮪延繩釣協會、台灣區遠洋鰹鮪圍網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等代表出席。原本有發採訪通知,會前臨時改為閉門會議。
魷魚、秋刀魚均為遠洋漁種,台灣遠洋魷釣船會員船隻共107艘,每年12月遠赴大西洋阿根廷公海水域捕撈阿根廷魷魚,約6至7月回到高雄前鎮漁港卸魚整補、更換網燈具後,下半年度轉往西北太平洋海域,展開秋刀魚捕撈。秋刀魚2024年產量6萬9486公噸,魷魚2024年產量12萬3407噸。
魷秋公會總幹事施教智11日受訪指出,魷魚和秋刀魚在輸美份額上並非大宗,比較擔心的是,美國關稅政策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擴散效應,一旦購買力、消費力會降低,經濟蕭條就不遠了,產業就會有窒息感、無法喘氣。
由於台灣2022年魷魚、秋刀魚等水產品銷大陸曾遭限制,施教智表示,兩年前政府希望業者不要太依賴單一市場,對大陸依賴度不要太高,至今對美拓展外銷以來多少有點進展,卻又碰上美國調高關稅,等於把門關起來了。他認為,若要拓銷到大陸、美國之外的市場,很多貿易談判都是必須需要靠政府的力量。
針對關稅影響,施教智表示,之前“原料魚”輸美關稅都是零,這一波差距太大了,業者利潤不可能那麼高。至於暫緩90天,施教智表示,只能說給業者喘息,也給政府時間的機會,現在魷魚季快要結束,捕魚不是想補就捕的到,並非養殖業,大家就想辦法吧。他重申“除希望政府幫業者搭舞台,審核報關程序也要縮短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