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協會理事長穰穎宣。(中評社 盧誠輝攝) |
中評社桃園4月16日電(記者 盧誠輝)美國關稅風暴來襲,台灣物流協會理事長穰穎宣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後的第一時間,已瞬間讓全球物流供應鏈出現窒息狀態,還好後來因關稅暫緩90天而有喘息的機會,政府應利用這段緩衝期積極協助台灣物流產業朝智慧製造方向發展,因為台灣物流產業相當具有未來性。
穰穎宣,美國雷鳥全球管理學院(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碩士,現為永聯物流開發公司供應鏈資深副總經理、物流協會理事長。
物流協會創立於1995,迄今已30年。
穰穎宣指出,特朗普2日宣布對全球發起關傳戰後的第一時間,已瞬間讓全球物流供應鏈出現窒息狀態,許多訂單全都被暫時終止,而台灣物流產業也深受其害,因為過去台灣物流運往美國是以海運和空運為主,影響層面相當大,也曾一度導致台灣物流產業呈現完全停滯的狀況。
他說,還好後來特朗普又宣布暫緩關稅90天,不僅讓全球物流產業都鬆了一口氣,也讓台物流業者有更多喘息的機會與空間,但他仍相當期待政府在這段緩衝期能有更好的省思與佈局,政府應推出更好的政策,讓台灣物流產業能朝向智慧製造的方向發展。
穰穎宣認為,智慧供應鏈是全球物流產業相當重要的發展趨勢,也可因此帶動台灣許多包括製造和銷售上的新商機,而在這當中扮演最關鍵角色的物流產業卻經常被忽略,特別是在智慧物流方面,台灣的發展相較全球物流產業是較落後的。
穰穎宣提到,物流產業是在百工百業中最基礎且最關鍵的環節,但近年因受到全球數位化競爭的影響,傳統企業產銷與物流配送體系已發生劇烈變化,台灣物流產業面臨全球性的競爭,供應鏈和產品銷售變得比以前複雜,當企業轉型升級智慧化和數位化的同時,物流也必須跟上科技趨勢,才能提升台灣物流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nextpage>
他強調,物流產業已朝無人化方向發展,未來整個倉庫可能都是機器人在運作,因此如何以規格化方式建立產業標準及數位化溯源系統就變得相當重要。
穰穎宣呼籲,政府應藉由這次美國關稅風暴對全球帶來的變局中,化危機為轉機,讓智慧物流可以更被重視,因為台灣在智慧物流的發展是有機會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與商機,進而創造台灣在下一個世代可以引領全球的產業。 |